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3日 星期六

    中医学的学科本质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3日   08 版)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22500种,而中医疾病在《伤寒论》中只分六种,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此为中医外感病;加上《金匮要略》中的杂病病名,共计约五十种,这是中医疾病的经典命名。

     

        中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医学的定位,基于《内经》中“道”和“神”与“阴阳”等重要概念蕴义的抉发和合理推论,这是一件有趣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意味着中医抓住了“证”,就可以完成对疾病的施治。那么,“证”的实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与中医对疾病的根本认识相关。中医认为人之生命活动是由阴阳二气交感气化完成的,并以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正常情况下,此升降出入有一定常态,超过常态就可能发生病变。“证”即是阴阳二气在升降出入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超出常态,偏离了本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性质的概括。

     

        阴阳的本位是指在人体阴阳的本体结构中内阳外阴的相对位置。对于这一本体结构的认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直觉来形象地感受。试想,在生命个体内,如果阳在外,阴在内,给上一个时间过程,阴阳一动则自然分离;而内阳外阴,给上一个时间过程,阴阳一动则自然实现交感,属性使然。

     

        阴阳的体如此,而阴阳的用又当如何呢?阴阳的用就是在体的基础上进行升降出入的活动。故人体欲无病,需保证阴阳二气的交感气化不偏离内阳外阴的本位范围,这是前提,亦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实质。

     

        因此,“辨证论治”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即阴阳与疾病的关系问题。

     

        中医自愈机制的揭示

     

        阴阳的问题无非有两个方面,即“阴阳和”与“阴阳不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和”就是阴阳二气由体而用的完善状态,不管如何升降出入,阴阳都遵循着“阴平阳秘”的原则,其阴阳关系能很好地保持在内阳外阴的本位上。

     

        阴阳不和即阴阳二气在升降出入中超出了常态,其阴阳关系离开了本位,处于“非其位则邪”的状态。

     

        以中医的立场而言,我们在观察和治疗疾病时,不要细究是什么病,只要把阴与阳调到各自的本位,调到“阴阳和”的状态,亦即“正”的状态,保证人体气血通调,人体就会自然而然地处于自我向愈的过程,直至痊愈。也就是说,人体确实存在一个“自愈机制”,实际上,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一个根本思想,而且,这一机制在中医理论与临证中是根本性的,是一以贯之的。

     

        中医自愈机制的基本原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何谓“得道”呢?《周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故得道者,其在阴阳和也。《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可以明确下来,如果人体之阴阳处于平衡的“和”的状态,就能合同于道,就能“道法自然”。

     

        中医自愈机制的基本原由,可以如是说:只要人体阴阳处于“阴阳和”的状态,气血就会处于通调状态,人体就能够接近或处于“道法自然”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地处于康复或健康的状态。

     

        中医自愈机制的顶层设计

     

        自愈机制的顶层设计是阴阳和,阴阳和才能道法自然。而人体的阴阳和,是在天地气交中的阴阳和,是与天地四时阴阳相通应的阴阳和,这不惟关系到生命的本质,亦关系到疾病的实质。因此,当我们对人体的自愈机制作进一步讨论时,前提就是以天地气交的气化活动为其背景。

     

        人体生命活动有两个根源,一个是根源于外根源于天的,名曰“气立”;一个是根源于内根源于人的,名曰“神机”。“气立”是什么呢?气立实质上就是指宇宙间三阴三阳,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存在。此三阴三阳是阴阳二气交感气化的六种表现形式,它们是天地变化的纲纪,主导着生命活动的次序和有效性。如果没有天的春夏秋冬六气背景的气化活动,大地就没有生命在形上的生长收藏,所谓“气止则化绝”。而神机实质上是指与天之气立息息通应的脏腑经络。脏腑经络只有在能够与天之气立息息通应时才存在机能上有效性,才称为神机,所谓“形气相感”也。而“神去则机息”,强调的就是脏腑经络与天之气立通应的前提为有“神”的存在,如果无“神”,生命之“机”将停息。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病机是什么?所谓病机,即生命个体不同程度的“神去”之“机”。“机”生病时,相应的脏腑经络机能便不能有效地与天之气立相通应。

     

        《内经》中“神”的蕴义的探讨

     

        中医的“神”又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灵枢·天年》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但上述经文中,作为“万物之父母”的天地,其阴阳动静上面,还有一个力量,即“神明为之纲纪”,而不直接说是阴阳为之纲纪;而“成为人”的条件,除具“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外,还必需“神气舍心,魂魄毕具”。那么,此处“神”或“神明”是什么?如果简单说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或其主宰,或是心主之神志,显然难以准确理解上述经文。

     

        神之为“一”与阴阳的关系,我们尚可从神与精的关系来进一步阐明。《内经》云“精化为气”,又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由此推断,精是气的贮藏形式,气为阳,藏指阴用,精即是阴阳的对立统一。相对而言,精在人体就是一,其藏于先天肾,肾属水,亦与一相应,以“天一生水”故也。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依此而言,人之不病,在“正气存内”;人之所病,在“其气必虚”。这里,虚为何?“精气夺则虚”;正为何?《广韵》曰:“精,正也。”《灵枢·小针解》曰:“神者,正气也。”故说,生病是“正”出了问题,亦即“精”出了问题,“神”出了问题,“一”出了问题。因此,我们通过对阴阳具体象的把握和干预,实现精足于内,实现阴阳和,实现道法自然,而神机自调,疾病自愈。

     

        合同于道的基本精神与境界

     

        心调神养生的基本精神,首先反映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此相参,《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周易·彖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故调神养生的根本在于虚静,对此,《中庸》更从体和用的高度给出虚静调神的精义,其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虚静在“喜怒哀乐”的“发”与“未发”两种状态下都能实现,曰“中”曰“和”也,并一语中的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即“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的真谛,得无相与乎?具体而言,《灵枢·本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后又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再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揆度此处经文,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个次第,即通过虚静的功夫达到志意和(治),志意和则阳气固,阳气固则精神专一,终致“服天气,而通神明”,这实际上是一个以调神为主,完成个体生命精气转化的最佳化,达到人神与天地大纪通应的过程。这里,“阳气固”是个关键环节,它是阴阳关系之要害,是我们治病上的具体着眼点,同时也是人体积精全神,提升生命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对精气神和谐状态最佳化的积极追求和体验,实质上是一种对生命的修炼。

     

        中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医学的定位,基于《内经》中“道”和“神”与“阴阳”等重要概念蕴义的抉发和合理推论,这是一件有趣又非常严肃的工作。但是,对“道”和“神”与“阴阳”的本源性探讨,或易引人于唯心与唯物之争。钱学森博士曾倡导对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宜采取“唯象”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仍殊具指导性。

     

        (院长在线微信公号 3.10 唐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