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3日 星期六

    深埋于故纸中的情怀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3日   01 版)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编发这两篇文章,意在提醒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能否给旧书市场找到一席“容身之地”,能否妥善保护“藏书楼”,爱书人在期待。

     

        书买过不少,淘旧书却是实实在在第一回。

     

        文庙“鬼市” 凌晨开摊

     

        春天,一个周日的清晨五点,街上行人稀稀落落,上海文庙内的旧书市场还有两个半小时才开门,但在题有“上海文庙”牌坊正对面的方斜支路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虽说还有些春寒料峭,但穿着薄羽绒服的大爷们也许是看书看得兴奋了,纷纷敞开了上衣,在这路上一溜儿的摊位前驻足停留,或蹲或站,或与摊主讨价还价,这番衣冠不整却神情庄重的模样,也颇让过路人哑然失笑。

     

        如果你认为清晨五点即有如此书市景象甚是难得,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为了抢占好位置,有些摊主竟然凌晨两点就来这里摆摊。

     

        凌晨两点可有人光顾?摊主们表示不用为这等小事劳心,有些淘书客为了淘到“尖货”,半夜就会出动抢先。他们或借着路灯微弱的光,或是打着手电筒——文庙“鬼市”之名由此而来。

     

        这“鬼市”里的读书人也非同一般,个个如狼似虎,前一秒看上去斯斯文文,后一秒眼见出摊的老板从编织袋里把书一本本抛出来,但见七八只“爪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眼前闪过,手到书没,与此同时,还一边紧攥着手中的旧书一边还价,书一旦放下可就被别人捞走喽。

     

        随着天色逐渐大亮,摊主们纷纷做起了收尾工作,他们得在城管到来之前就默默撤离,因为这条道实际上是不允许摆摊的,而文庙内的摊位过于紧张,并非人人都能抢到一席之位,“鬼市”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周日书市 别有洞天

     

        上海文庙坐落于具有七百年历史文化的上海老城厢(文庙路215号),元代(1291年)建立上海县后即建文庙。自1986年开始,文庙旧书市场成了上海最为重要的旧书集散地。

     

        广场上热闹的旧书市场几乎是见缝插针摆开了四列共一百多个一平方米大小的摊位,所留的过道窄得可怜,几个热门摊位真是不好挤进去,相比之下,“鬼市”的地摊就“舒展”得多。

     

        书市里有一些苏浙赶来的书友。历史上掀起过很多文学运动的上海,在许多人眼中还是块淘得出宝的好地方。淘书客们多数是已经退休或是临近退休的爷叔们,他们中许多人是老相识,来文庙是淘书和会友兼而有之。

     

        张晓刚六九年出生已算不得年轻,但是在满眼望去灰白头发的淘书客中,还勉强算得上是新生力量。他说自己读中学时就在南京西路上的上海书店里买旧书。

     

        如今,他的淘书地点也移到了文庙。张晓刚爱惜地翻阅着一本蓝色封皮的旧笔记本,翻开扉页是端端正正的“古诗抄”三个字,里面则是密密麻麻抄选的古诗和读书笔记,并“啧啧”跟旁人感叹:“你看现在谁还手写东西啊。”在张晓刚看来,这些不是古诗,而是回忆。

     

        旧书市场里除了书,经常能淘到这样的纸制品,过去的年历片,谁家扔掉的老相册,各色的笔记本和手抄本……对书友来说,这些东西就像穿越了时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片段。

     

        有人淘的是回忆,也有人淘便宜货。除了前面提到的旧相册和笔记本,从去年还在书店里热销的畅销书到1946年的美国旧杂志,从日本漫画到金庸武侠,旧书市场里书的种类五花八门。

     

        正说着,旁边的人喊道“小学来了!”他可是如今文庙附近的“红人”,摊主和常来文庙的书友几乎都认识这个九零后。王小学告诉我,他真正的小名是王小猫,因为是小学文化,被书友们叫着叫着就成了王小学,十多岁从事这一行也十多年了。年纪轻脑子转得快,如今许多像小学一样从事旧书业的人早已把生意搬到了“孔夫子旧书网”上,来文庙有时仅仅是会会旧友挖挖宝。像小学这种买进卖出做差价的“专业选手”,眼光也“毒”,一堆旧纸里总能翻出宝。

     

        其实,当你看到摊主们将这些泛黄的书本小心翼翼包在一个个塑料封套里,再贴上标签,字迹工整地注明版本、年代、作者,你就知道对这些爱书之人来说,书哪有贱不贱的说法。

     

        旧书价钱  何高何低

     

        说到这里,要谈谈文庙旧书的价钱了。摊位上一般的书三五块能带走一本,几十块钱就能淘到一些解放前至新文学时期的旧书。在这里,还价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和乐趣。我询价了一本民国时期的竖版《简·爱》,摊主开价六十块钱,一边像是摊主太太的人觉得价低了嘟囔了一声,老板则笑呵呵地辩解:“照顾小姑娘呀。”这句话让我在看中一本外国旧杂志时,得寸进尺地让老板给个“小姑娘价钱”。

     

        当然也有书友捡漏的时候。那天,陪我来的韦泱先生以五块钱拿下了一本1991年出版的《郑辛遥幽默画》,乐滋滋地说,老板大概没注意到扉页上作者的亲笔签名和自画像。细想来,这本书真的卖低了吗?或许是。但在淘书者心中究竟何为宝?何为高?何为低?每个人心中那杆秤都不一样,市场价值是一回事,心头好又是一回事。

     

        许多卖书人也告诉过我,买卖对他们来说,更多时候是在“以藏养藏”,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五花八门,企业管理、做销售的、搞金融的……应有尽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那么点对书的爱好,那么些深埋于故纸中的情怀。也因此,旧书市场里的讨价还价没有面红耳赤的窘境,生意人咄咄逼人的气势在这里也很少见。

     

        藏书家陆昕先生在《买书琐记》里曾一针见血地写道:从事古旧书业的人,大都喜欢读书人,愿意和专家学者交朋友,同时也深知读书人爱书成癖而又囊中无钱的窘迫。

     

        “文庙旧书市场已经作别了自己最好的年代。”身为摊主又是爱书之人的许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在文庙摆摊,据他介绍,那时候为了争一个摊位,排队两天两夜者也有之,如今四十至八十元不等的摊位费多年不变,但客流量已从当年五六千人一天,降到现在二千人左右一天了。文庙旧书市作为上海最后一个成规模的旧书集散地,若不是有前面提到的并不合乎规定的“鬼市”存在以辅佐,还是稍显局促了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