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年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真正亟需科研经费支持的,又未必能顺利申请到。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最大问题是与科研活动规律不相适应,如“见物不见人”——允许用于人员经费的支出比例偏低,难以体现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与知识价值。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人是第一要素,尤其是奋战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投入以及与科研相关的公共服务都要围绕科研人员展开,保障其专心且有尊严地从事科研活动,而非成天想着发票。
科研经费投入要体现科研人员的知识价值,更多用于“智力购买”,一是扭转要求科研人员“无私奉献”“不讲价钱”的旧观念,把科研经费的大部分用到科研人员身上,投入到人力脑力上,而非舍本逐末;二是注重结果管理,将科研投入管理从前端往后移,提出一个科研目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最终以科研成果说话;三是赋予项目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科研经费具体怎么花钱由他们说了算,只要不贪污或挪用就行;四是去行政化,改变过去那种科研经费给谁不给谁基本由行政管理部门大小处长说了算的现象。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不仅着眼于经费管理,更要照顾到科研活动规律。
(《广州日报》2016.1.7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