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鸟巢”是国人对北京国家体育场的昵称一样,上海人习惯将坐落于申城西南隅的上海体育馆亲切地称作“万体馆”。
1972年10月24日,一份题为《关于建造上海万人体育馆的请示报告》的文件被摆放在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审阅完毕,提笔在报告上方的空白处写道:“同意。由计委拨给专用材料、限期完成,设计到现场去,北京长处要学习,短处要去掉,并且还要批判地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并努力超过。”一个地方基建项目为何会惊动中南海?这件事还须从头说起。
1958年下半年,上海市体委向市计委建议,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万名观众的体育馆,最终敲定万人体育馆落户中山西路漕溪北路。万人体育馆项目于1960年3月1日动工兴建。
孰料,就在工程上马后不久,全国范围的国民经济大调整不期而至。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生不逢时”的万人体育馆工程仅完成了练习馆的打桩作业,便偃旗息鼓了。
斗转星移,时间到了1972年。随着中外体育交流活动日臻频繁,沪上的室内体育馆无论在数量还是容量方面都捉襟见肘。于是,遭搁置十余年的万人体育馆项目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市体委专门会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1960年代的设计方案作了进一步完善,经初步匡算,整个工程造价逾2300万元,这在那个职工人均月收入只有两位数的计划经济时代就是天文数字。兹事体大,同年10月13日,市革委会就体育馆建造问题向国务院递交请示报告。这才有了周总理对万人体育馆工程作出批示这回事。1973年3月24日,万人体育馆工程重新启动。
北京1968年建成的首都体育馆是那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室内运动场馆。其平面呈矩形,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有观众席1.8万个。在取首都体育馆设计之长的同时,为了使建筑空间更加紧凑,上海万人体育馆采用圆形结构,在观众容量与首都体育馆相当的前提下,建筑面积比后者减少9000平方米。这也就将周总理“短处要去掉”的批示要求落到了实处。
经过两年多的奋战,万人体育馆于1975年8月竣工。由“万人体育馆”简化而来的“万体馆”一词亦从那时起添入沪语的日常词汇之中。曾几何时,这座体育馆几乎成了上海的新坐标。1989年,它入选1949-1989年上海“十佳建筑”排行榜。
(《解放日报》10.26 张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