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嵩山路向南到底,曾经有一片石库门房子,叫做吉谊里。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来上海,便住在吉谊里21号。在这里,陈独秀依托上海群益书社创办了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办刊宗旨的《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杂志更名《新青年》。
位于太仓路、顺昌路、黄陂南路之间的吉谊里如今已难觅踪迹,区域内唯有一排石库门房子,是当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宿舍旧址,其他都被高层的住宅与高档写字楼取代。
北京箭杆胡同里的呐喊
任北大文科学长后,陈独秀从上海的石库门搬进了北京的胡同,他的住址东安门内北池子箭杆胡同9号(现箭杆胡同20号)就成了《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此间,《新青年》发生了重大变化。1917年10月,刘半农致信钱玄同,将自己、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四人比作“台柱”,希望“另外再多请名角帮忙”,以期“压得住座”,在这一动议之下,《新青年》于1918年1月4卷1号开始转型为由六名北大教授轮值编辑的民国史上第一同人刊物,杂志“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同时开始尝试白话文和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北大红楼的旧梦新颜
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为《新青年》与大学的结合创造了机会。《新青年》同人的身影除了活跃在箭杆胡同,还有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是当时北大文科所在,《新青年》的同人们以此幢大楼为阵地聚谈观点,激荡思想。从罗家伦的著述中能看出当年的场景:“还有两个地方是我们聚合的场所,一个是汉花园北大一院二层楼上国文教员休息室,另外一个地方是一层楼的图书馆主任室(即李大钊的房子)。在这两个地方,无师生之别,也没有客气及礼节等一套,大家到来大家就辩。当时大家称二层楼这个房子为群言堂(取“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语),一层楼那座房子,则称之为饱无堂(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语)。这两个房子里面充满学术自由的空气,也没有时间的观念,总以讨论尽兴为止。当时的文学革命可以说是从这两个地方讨论出来的,对于旧社会制度和旧思想的抨击也产生于这两个地方。”
上海渔阳里的“朋友圈”
1919年,陈独秀被北大免职,后来又因散发传单被捕。1920年,他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做了一番伪装,乘驴车至天津,又从天津坐火车到上海。陈独秀在上海的同乡柏文蔚正好要赴任离沪,便把租住的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留给陈独秀。老渔阳里2号就是今天的南昌路100弄2号。
当时,因为思想不投契,《新青年》的同人之间开始出现分裂,1919年12月的7卷1号开始,《新青年》又恢复到陈独秀一人主编的状态,其撰稿和编辑的基本力量也逐渐被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成员李达、李汉俊等取代。在这座房子里,《新青年》的内容不再是思想评论而是政治宣传。
1921年9月,老渔阳里2号成为中共中央的办事机关所在地,同月新青年社成立,决定《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脱离群益书社,独立出版,《新青年》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1921年10月,法租界巡捕房包围并搜查老渔阳里2号,将积存的《新青年》及印刷机器一并搜去,1922年7月,《新青年》休刊。次月,因陈独秀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再次被捕。
在经历了上海的波澜起伏后迁至广州,《新青年》于1923年起以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的身份发行季刊或不定期出版物,直至1926年停刊。
(《文汇报》10.23 刘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