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

    陌生人社会不应成为冷漠社会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09日   03 版)

        近日的两则新闻直戳社会痛点。一是某女大学生在公交车上遭遇色狼,请求停车时引来纷纷抱怨,“急着回家呢”“别耽误我们时间”等言辞让都市人的冷漠暴露无遗;二是一款通过震动马达制造噪音的产品居然明目张胆地在网店销售,在卖家买家无奈的陈述里,本该和谐的邻里关系荡然无存,“以暴制暴”显得理直气壮。

        痛定思痛之后,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冷漠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阵痛。人们的居住地从鸡犬相闻的村落变成了更强调独立私密的钢筋水泥森林,密切的血缘、地缘联系被代之以契约、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规则设定。存在状态上的彼此独立,极易滑向认知上的“事不关己”和心灵上的“漠不关心”。

        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确实引发了人类交往、存在方式甚至更深层面的革命,颠覆着与熟人社会相适应的传统伦理。这一方面值得肯定,因为这种转变意味着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公共服务的程度提高等现代化发展成就。但另一方面更需要提醒:这种颠覆不能是对传统伦理的全盘否定。契约上的空白或者管不了的情境不在少数,传统人情“柔和剂”的作用还要继续发挥。社会发展再现代化,传统伦理、传统美德也不能丢,人性温度也不能由此冷却。

        如果我们注定要在陌生人社会中继续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能不能在冰冷的规则之外安放好道德,在挺进现代化的同时延续好传统,这将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又将抵达怎样的未来。

        (《北京日报》7.3 胡宇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