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6月13日 星期六

    毛岸英在苏联的学习生活

    《 文摘报 》( 2015年06月13日   05 版)

        按毛泽东指示物色老师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1936年来到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当时毛岸英14岁、毛岸青13岁。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系统教授学生们科学文化知识,按照苏联儿童院的规矩,学生生只能讲俄语,虽然儿童院也开设了外语课,但官方指定的是德语,并没有中文。这让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很不安。他向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派驻机构发出指示:孩子们的教育必须纠偏,要全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得到毛泽东的指示后,组织上开始物色可靠又能胜任此项任务的人选,物色来物色去,终于选定了儿童院的教导主任:阿列耶夫。这位阿列耶夫其实是一位中国人,中文名字叫郑一俊。

        郑一俊出生于河南南阳,其家族国学深厚。郑一俊到了十五六岁,不但熟读《二十四史》,还能背诵《史记》里的多篇文章。1920年,郑一俊成为留法勤工俭学的一员,他与邓小平同庚,是留学生里年龄最小的。在法国里昂学习之后,郑一俊又到达莫斯科,继续学习深造,后来在莫斯科的儿童院供职,具体职务是教导主任,就这样,他结识了毛岸英。

        听郑一俊讲《史记》

        国学深厚的郑一俊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他内心也非常明白,记载魏蜀吴三国正史的《三国志》,为何远远没有《三国演义》影响大,究其缘由,就是正史缺乏吸引人的故事。而故事,对于人的吸引,尤其是对儿童少年的吸引,是无法抗拒的。

        有了这个想法,他对毛岸英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思路。他需要做的就是把从小就熟读过的《史记》,都化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讲给毛岸英听。

        这个方法果然成功,毛岸英被这些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住,经常黏着老师讲故事。郑一俊有一次讲完卧薪尝胆的故事,毛岸英就缠着郑一俊,不停地发问,勾践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郑一俊就会耐心地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再展开,给毛岸英详尽地讲述。

        寒来暑往,毛岸英把以《史记》为代表的中国历史,烂熟于心。同时毛岸英也在郑一俊的悉心教诲下,一点点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1946年毛岸英回到了延安。父亲毛泽东同其彻夜长谈后发现毛岸英的国学很扎实,这让他特别高兴。毛泽东也牢牢记住了为儿子默默授课的国学老师郑一俊。及至“文革”爆发,康生呈上一份里通外国分子名单,里面就有1956年从苏联归国的郑一俊夫妇,名单经毛泽东审阅后退回康生的时候,郑一俊夫妇已从名单里删除。

        业余时间潜心研究德国

        在学业上,毛岸英也有不俗表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第二外语是德语,所以毛岸英不仅俄语流利,德语也不错。

        因为马克思是德国人,他对德国也格外好奇,恰巧有一位德国同窗,于是他俩经常聚在图书馆探讨德国的问题。毛岸英会问德国同学,“德国工业发达,共产党怎么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因为他懂得中国国情,也了解苏联现状,所以对德国,这种截然不同国情下的共产主义运动格外关注,他想积累多种政治才能。

        除此之外,毛岸英还利用业余时间,借阅了大量当时最新出版的德国经济图书,彻夜苦读,寻找答案:为什么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再次崛起为经济强国,并强大到再度发动世界大战?他想兼容并包地为自己灾难重重的祖国,摸索出一条快速进入工业化的道路,这也与毛岸英跟随党中央进入北京后,主动要求到北京机器总厂工作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北京晚报》5.12 张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