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

    《 文摘报 》( 2015年06月06日   07 版)
    松山战役纪念碑

        即使是晴天,穿行松山战场遗址,阴森之感也挥之不去。

        1942年2月,10万中国远征军跨过惠通桥入缅作战,5月初败退回国。日寇紧追不舍,5月3日国门畹町沦陷。5月5日的惠通桥上,从怒江西岸去往东岸的车辆排到了几十公里外,“散兵难民混杂抢行,商车军车推拥争道”。中国远征军工兵24营少校营长张祖武受命在敌人强占惠通桥时择机爆破,炸药已经准备就绪。没人知道,日军已经伪装成难民来到了桥西头。 

        一个偶然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一辆商车在惠通桥上损坏,车主不服清障调度,被宪兵开枪击之。桥西头,日本兵以为事情败露,开枪射击。桥东岸的张祖武果断处置,一声巨响,惠通桥坠入江中。

        桥断后,日军企图以橡皮艇强渡怒江,中国远征军奋力阻击。中日两军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隔江对峙,惠通桥西北6公里处的龙陵松山,成为日军怒江以西最前沿的桥头堡。 

        1944年6月,中国远征军第71军新28师和第8军前赴后继,对盘踞松山的日军发起反攻,历时3个多月,全歼守敌1200多人,中国远征军死伤7700多人,敌我伤亡比例达到1∶6.2。

        代价如此惨重,皆因日军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将松山建成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永久性防御陆地”。驻守松山的56师团113联队多为来自日本九州的矿工,他们在子高地挖山洞,修工事,建成了母堡、掩体、猫耳洞、单兵坑、战壕等坚固工事。这支部队在这里实现了“水、电、路、通信”四通,设立了慰安所,到处烧杀淫掠,据说许多部队要与之换防,都被拒绝了,他们把这里视作“天堂”。 

        最终,松山还是成了侵略者的葬身之地。由于敌堡坚固如铜墙铁壁,使用飞机、重炮、敢死队爆破均不奏效。最后,中国远征军决定采取坑道作业。工兵轮班在敌堡下方开凿两条隧道,填入3吨炸药,将两座敌堡引爆,拿下了子高地。此后,日军组织敢死队疯狂反扑,双方开始近战肉搏。在一个名为马槽洼头的小山头,我们看到一处文字说明,“……过后清理战场,敌我双方缠斗撕咬,死在一起的士兵就有62对,阵地上被咬掉的耳朵、被抠出的眼珠和被扯出的肠子随处可见,后人将此山头改名为‘肉搏山’”。 

        激战过后的松山,尸横遍野,一片焦土。此后多年,附近村民不时发现白骨和锈迹斑斑的武器残片。由于地处偏远,未经开发,松山抗日战场遗址保存相对完好,近年龙陵县政府修起了木质栈道,方便游客从上到下浏览各处战争遗迹景观,避免游客踩踏对遗迹造成的破坏。

        (《人民日报》5.29 王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