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为什么拆迁高效而拆违却低效

    《 文摘报 》( 2015年04月23日   03 版)

        从深圳海边的海上皇宫,到北京楼顶的假山花园,再到北京十八米深的地下室,各式违法违章建筑看得见摸得着,合法和非法的法律界限也比较清晰,为何屡禁不止?为何相关执法机关做不到执法必严?

        最近有学者发表文章分析道,政府治理违建不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法能力不足,换言之,拆违不力的主要原因不是政府不想做,而是政府做不到。

        不可否认,违建的确是执法中一块难啃的骨头,执法难度和所涉及的利益都比较大,需要有相匹配的执法能力才能有效应付。但同样在中国,同等难度,或是难度更大利益更深远的执法领域还有很多,其中一些领域的“执行效果”还相当不错,例如拆迁。这说明,很多政府部门在调动执法力量方面,应该是具备足够能力的。

        一些地方政府在拆违执法中,除了能力建设,还应该进行“意愿建设”,空有能力,假如不能做到“力为民所用”,政府该做且能做的事情还是不会去做。

        我们经常用一个国家财政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强度,来判断这个国家是否听到了民众的呼声,在多大程度上遵从了民众的意愿。财政和执法力量一样,都是国家能力的一部分。财政存在分配问题,执法力量也同样存在分配问题。不同的分配方式便决定了不同执法领域的效果。就像财政分配直接体现一个政府的意愿一样,执法力量的分配也是政府意愿的结果。

        (《新京报》4.17 叶竹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