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巴黎60公里的塞纳河左岸,有一座法国皇家狩猎城堡,城堡的名字译为中文是:“美丽的泉水”,十分悦耳,但中国人更喜欢朱自清拟的那个诗意的称谓——枫丹白露。
从12世纪法王路易六世修建枫丹白露宫开始,法国历代君王都曾在此居住。现在,枫丹白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相比凡尔赛的热闹辉煌,这里要安静许多。
2015年3月1日的清晨,这份安静被几个溜门撬锁的小贼打破了,第二天,法国文化部宣布,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丢失了15件文物,这些文物来自中国和暹罗王国(今泰国),其中,中国的文物来自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
在那场圆明园大抢劫中,英方所获珍宝部分进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其余按英军传统拍卖。法军战利品进献给皇室。1862年2月,这些战利品在枫丹白露底层的马桑厅公开展示,展厅满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玉器和瓷器,墙壁上悬挂着乾隆皇帝的甲胄和长矛。巴黎观众蜂拥而至,他们惊叹于来自遥远东方艺术的华丽和博大精深,却无法欣赏和理解其中的价值。展览结束后,那些长矛、匕首、剑和马鞍等被送往兵器博物馆,其余一些被欧仁妮皇后私留在王宫顶层的画室,和其他西方收藏品混杂在一起。
真正促使皇后建立东方博物馆的,是1861年暹罗使臣的来访。
1860年底,泰国使团带着34件珍稀礼物奔赴法国,欧仁妮皇后把暹罗带来的礼品存放在枫丹白露宫的教皇套房,突发奇想决定在这里专门辟出几个厅,收藏暹罗礼物和圆明园战利品。1863年6月14日,中国博物馆一切就绪,皇后还举行了小范围的新大厅落成庆典。
中国博物馆由4个厅组成,候见厅陈列了来自暹罗的轿子和华盖;画廊厅有两间游戏室,挂着两件现代作品:《阿拉伯妇女》和《被贵妇们簇拥的欧仁妮皇后》;大客厅有着路易十四风格的窗和门,被挑选出的一些中国艺术品有的悬挂两边,有的摆放在桌上,或是锁在玻璃柜中。
只有最后一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博物馆,皇后命人以金色和黑色两种漆为底色装饰墙面,并从家具库里取来两个18世纪的屏风,角柜也是特别定制的中式风格。一个香炉被改造成大吊灯。一组巨型景泰蓝五供礼器,分别被放置在五个红漆圆凳上,礼器被镶上馏金装饰。还有乾隆时期的景泰蓝麒麟、大象、犀牛守住大厅入口,天花板铺着来自中国的巨大缂丝毯,大厅中央摆放巨大的佛塔。那些远征中国的军人只会挑选一些体型庞大的物品,极具艺术价值的中国画卷被付之一炬,一幅未留。
1881年之后,枫丹白露的中国馆像其他博物馆一样对公众开放。这座博物馆从建筑到内部陈设都极大保留了历史原貌。现在的状态既有东方文物的展示,也是当时的主人拿破仑三世夫妇个人生活品位的展示,文物的摆放风格也代表了一段历史。当然,这段所谓法国皇家收藏史,称之为掠夺史更为恰当。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8期 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