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

    谁“偷”走了今冬的寒冷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07日   03 版)

        “温暖”的冬天

        入冬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区气温明显偏高,降水稀少,创下了不少新纪录。

        从2014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29日,北京市平均气温为-2.4℃,比常年同期偏高1.6℃。其中最冷的“三九”和“四九”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了3.3℃。

        放眼全国,这个冬天同样是一片“暖意”。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21日,全国平均气温为-3.1℃,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与1990年和2008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最高。1月,除西藏大部、青海南部、云南大部和东南沿海等地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偏高1℃至4℃,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与气温偏高相伴随的是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介绍:“尽管今冬我国气温偏高,但在北半球还不是特例,也不是最高的。偏暖较强的地区在欧洲及北美西部。入冬以来,欧亚大陆中纬度大部分地区、北美西部偏暖2℃至4℃。”

        厄尔尼诺搅的局

        早在2014年10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学家杰西卡·布伦就曾说过,2014年极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其原因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气候变暖等因素。

        “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与太平洋表面的风向和水流方向密切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一般厄尔尼诺年发生,全球温度就要上升,我国当然也不例外。”1998年、2005年、2010年温度偏高都与当年厄尔尼诺有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5月至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均综合指数连续7个月达到或超过0.5℃的标准,扰乱了全年气候。

        极地冷空气“不作为”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我国气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去年12月下旬以后,极地冷空气整体偏向西半球,北美、欧洲受到极地冷空气的控制,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此时我国受极地冷空气影响较小则出现气温偏高的现象。特别是今年极地冷空气活跃的范围主要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对华北、西北等地的影响均比较小。

        这个冬季,“一九”、“二九”比较冷,“三九”、“四九”比较暖。前期偏低是冷空气在东半球,向南扩充的通道导致偏低,1月份的环流出现了一个转折,整体移到了西半球。大家在媒体上也可以看到,北美东部有明显强降温降雪天气,冷空气主体到西半球,我国处在一个高压的控制之下,这种情况下东北风偏弱,所以出现了气温明显偏高的情况。

        冷空气不活跃,气温自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同时,由于北京冬天缺少来自南部和东部的暖湿气流,水汽输送不够,这个冬季“贫雪”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今年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从而导致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偏弱,也是造成气温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启祎补充道。

        (《工人日报》2.27 张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