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泗州志》记载,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区连续70天阴雨,黄河夺汴入淮。“淮、黄并涨,有滔天之势”,“六月,淮大溢,外水灌注如建瓴,城内水深数丈,樯帆往来可手援堞口。”至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一座兴盛九百多年的泗州城彻底被泥沙埋没。至今,泗州城被完整掩埋地下已逾300年,被称为“水下庞贝”。
谜一样的存在
泗州城遗址位于江苏省盱眙县西北部淮河北岸的狭长滩地上。考古工作进行之前,泗州城对盱眙当地人来说,简直是个谜一样的存在。农民造房子,会挖到埋藏地下的墙根子;淮河水位下降,南面城墙头会露出来一段;百姓挖鱼塘,挖着挖着,就挖出一条砖铺的道路来……
2011年4月,南京博物院在遗址西部进行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2012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已达2万余平方米。去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学者汇聚盱眙,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一开始,从哪儿发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我们就想到,先看看香华门。”
据《泗州志》云:泗州城有城门5座,东门有回龙桥,西门有永宁桥,南门仿岳阳楼制,巍然壮观。在南门与西门之间开一门曰香华门,北门名朝阙楼。
香华门平面呈长条形,南北长16.4米、内宽3.4米,墙体用石头砌成,外侧包有青砖,垒砌整齐。在对香华门的淤积土进行解剖过程中,发现6条相互叠压的道路。
香华门的月城(也称瓮城)平面基本呈圆角方形,南北内长16.3米,内宽12.5-15.8米。月城由月城门及东、西、南城墙构成,北接香华门。“月城的造型,在古代非常罕见,技术十分先进。洪水来时,闸门一放,就可将洪水挡在外面,而且有内外两重城门护城,就像双闸门套一样。”林留根说。
繁盛堪比《清明上河图》
实际上,泗州城不仅仅是毁于水,而且也兴于水。公元605年,通济渠(又称汴河)开掘,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洛阳到扬州的漕运,“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
漕运从南向北走,走到泗州以后,拐弯向西走,往商丘、汴梁、洛阳、长安而去。泗州恰在汴河与淮河交汇处,为加强对汴河的管理、加速物资中转,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徙泗州城于汴河口的东岸,即与临淮县城隔河相望。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徙临淮县治于徐城驿,泗州遂成为跨汴河两岸的重镇。
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泗州城作为泗州州府所在,它注定就是繁华的,以至在南宋之前,有句古语叫“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其中“淮河两岸”指的就是泗州城。
鼎盛时期,泗州城中有街道15条、巷道34条、桥梁16座,有州衙、都察院等官衙建筑11处,儒学署和各种书院8处,医学建筑2处,邮传、驿馆等建筑15处,钟、鼓楼各一座,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等等。城区有居民9000余户、36000余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一座繁华的“水陆都会”。
同时,整个泗州城为中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向西北的陆路现在还保留着13处烽火墩。据《泗州志》记载,泗州“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力争”。
唤起人类的悲情记忆
挖不是目的,保护遗址才是目的。
对比意大利庞贝古城,林留根以为,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唤起了人类的悲情记忆。同时,泗州城与庞贝各具特色。庞贝毁于火山爆发的一瞬间,具有不可抗性;泗州城虽然毁于洪水,但水患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泗州城百姓与自然抗争的人文精神。
(《文汇报》1.10 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