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天安门城楼灯笼的设计者

    《 文摘报 》( 2015年01月10日   05 版)

        每逢节日,各地都会挂上大红灯笼。不过,这种灯笼并非中国传统式样,而是日本灯笼的改进版本。

        这一切得从1949年天安门城楼的改建说起。

        1949年初,接收的北平城令市委十分难堪:垃圾遍地、千疮百孔。被视为重要政治象征的天安门也不例外——堆积的风干野鸽子屎有数吨之多。

        1949年9月,周恩来批示“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虽然清除了垃圾,天安门城楼仍急需修缮、装饰——悬挂的毛泽东画像、正面的两条字幅、城楼上的灯笼,都需要现做。

        画像、字幅容易解决,灯笼却令所有人为难。天安门城楼原有的六角宫灯,既小又破,根本无法适应“张灯结彩”的政治任务。而被周恩来从20张设计图中一眼相中的大红灯笼,高2.23米,周长8.05米,只是一幅草图,无人能制作。

        这种竖龙骨大红圆灯笼并不符合中式传统。

        传统的中国灯笼,主要用途并不是照明,而是装饰、出行。宫灯就是装饰的一种,其以六角等多边形为主,形若“肃”字。另一种装饰灯笼为元宵节异型灯,很少见圆形带上下轮、带穗的种类。而人们出行用的手提灯笼更不可能制作成不易于携带的椭圆形。

        由于需求特殊、设计要求高,天安门装饰的总负责人苏凡将任务交给了他最得力的助手:日本左翼画家小野泽亘和投奔共产党的日本青年森茂。

        设计图被选中后,苏凡带着助手在北平城内寻找能制作的灯笼铺,但一无所获。最终在一位70余岁老匠人的帮助下,他们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上自己制作。老匠人操作灯笼的主体部分,而“手板”(云头板)和“下房”(垂穗)由小野和森茂操作。

        8个大红灯笼挂好已是10月1日凌晨,每个重约80公斤。周恩来等人在凌晨三点巡视,验收通过。

        日本画家设计的天安门灯笼就是日式的吗?并不完全是。灯笼主体仍是日本“丸提灯”的改进放大版——出于承重考虑,横龙骨换为竖龙骨,保留了其上下轮设计,笼身呈圆状,增加了中式手提灯笼和部分日式提灯的垂穗。

        这8个灯笼在大典结束后一直悬挂了45年,直到1994年被摘下。其后新换上的灯笼也延续了这一设计。

        (《壹读》2015年第1期 闫京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