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统计,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牺牲在一线的消防人员超过14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新年伊始,一场大火烧出的悲伤情绪在冰城哈尔滨蔓延。
在哈尔滨“1·2”火灾事故中牺牲的5名消防战士名单公布后,人们沉痛地发现,5人皆为“90后”:年龄最大的杨小伟23岁,最小的赵子龙19岁。
“兵役消防制”的局限
“很多国家的消防实行职业化运作,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就可以一直干下去,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消防队员四五十岁了还照样在一线干。这样一来,消防经验就得到了积累,一旦遇到突发事故,他们的应变、指挥更加科学。”中部某省消防总队干部范伟称。
与国外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兵役消防制”,消防员是正在服役的军人。由于“义务兵”的服役期为两年,所以奋战在火灾一线的消防战士大都是年轻人。
据某市消防支队干部高峰介绍,新兵进入消防队后,会先接受一系列训练和培训,第一年并不参加火灾扑救,或值守在离火点远一点的岗位。“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这样的,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特别是每年秋冬季节,老兵退伍,新兵还没到岗或刚入队,而这个时期又是火灾多发期。”
此次哈尔滨火灾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赵子龙,2014年9月入伍,从入队到上火场,仅相隔4个月。“实在没办法,我们也不愿意这样,但人手实在是紧张。”高峰称,他所在的地市有15个县(市、区),500多万人口,但消防官兵才300多人,“往往一个县就是由三四个士官带着十几个新兵娃娃去救火”。
消防官兵需要做的不只是救火。近年来,消防部队职能不断拓展,除传统的防火灭火职能外,消防法赋予了消防部队18项抢险救援职能,人手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
由于实行兵役制,如果服役期满后无法晋升为士官,好不容易积累起一些消防经验的战士不得不退伍。“有的消防战士服役期满后,第三年转成了士官,在我看来,到这个时候他才算刚入门。”范伟说。
消防干部的从业年龄也是有限制的。担任排级职务的,最高年龄是30岁;担任连级职务的,最高年龄是35岁;担任营级职务或者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最高年龄是40岁。有着近20年消防工作经验的范伟年近四十,“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晋升一级,如果不行就得离开这个队伍了”。
“合同消防员”的弊端
为了弥补基层消防力量的不足,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通过招收“合同消防员”的方式扩充消防队伍。
合同消防员通常在接受两个月的训练后,通过考试拿到三级战斗员证书。他们实行与现役消防人员同样的管理。合同到期后,根据现役消防人员的考核标准和个人表现来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但由于待遇低、工作管理严格、上升空间小等原因,合同消防员的流动性非常大,往往刚熟悉业务技术就走了。2014年下半年,中部某省消防总队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了1000多名合同消防员,培训结束后就走了上百名。
消防力量的过快流动意味着消防经验的积累不足。火灾现场情况复杂,需要极强的现场应变能力,经验丰富才能有效减少伤亡事故。
职业化是未来趋势
在现有体制下,基层消防队面临的难题还不只是人手的问题。
新华网2012年5月报道称,山东菏泽“走出一条专职消防队伍职业化发展的新路子”。记者查阅发现,山东菏泽所谓的“职业化”就是将过去的合同制消防员改为专职消防员。
合同消防员转正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钱从哪里来?我国消防经费中,中央财政只负责行政经费,车辆、装备以及营房等均由地方财政负责支持。
武警学院是我国专门培训消防指挥员的院校,该校一名教授受访时称:“在现有的体制下,要想完善消防建设,就得加大财政投入。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社会化,许多国家消防队是市场化运作,他们为企业提供收费的消防服务。”
“我们希望消防员能职业化,让喜欢干这个行业的人能一直干下去。这样,消防力量和经验都能得到保存和积累。”范伟说。
有学者在呼吁消防职业化时称:“国际上许多国家消防队是由保险公司负责,他们向企业收保费,检查火灾隐患,帮企业消除隐患,市场运作,财政也没负担,还实现了消防职业化。”更多学者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消防员的职业化是主流,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青年报》1.5 田国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