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古今兼容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每一天,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都是人潮如织。徜徉在幽深的坊间巷里,人们沉醉于“明清建筑博物馆”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
但人们却不一定会想到,20多年前在一位福州主政者的带领下,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识之士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所做的努力。
他就是1990年4月开始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极为重视。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并且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创性实践。
上世纪80年代起,福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也不时出现。
三坊七巷北隅,南后街与杨桥路交汇处,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繁华闹市之中,往来的游客并不知道,那块市文物保护碑上,曾出现过一个脸盆大的“拆”字。
1989年,福州市有关部门批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准备建设商品房。当时,福州市政协委员张传兴写信给刚到任不久的市委书记习近平,并撰文《林觉民故居不容再拆》,发表于1990年12月1日的《福建日报》。
习近平看到来信后,立即要求有关部门暂缓拆迁,并要求市委办公厅核实情况。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习近平亲自主持。时任福州市文管会常务副主任黄启权参加了会议。
在林觉民故居二进大厅廊前,习近平问黄启权:“老黄,这里是不是林觉民故居?”黄启权回答:“对,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林觉民故居的大厅。”“好,我们就决定把它保护下来,进行修缮。”习近平的话语很简洁。当年5月31日,故居修缮工程动工。
从林觉民故居出发,沿着南后街一路向南,到了相连的澳门路,临街而立的便是红墙环绕的林则徐纪念馆。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则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纪念馆在内的系列遗迹,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问题。
1996年2月6日,习近平主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领导小组,会上还议定收回林则徐出生地。
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左营司巷的林则徐出生地,是他出生、幼年读书、中举、完婚、中进士和走上仕途的摇篮,但在当时,这块地已经出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们计划兴建高级商住楼。这次会议后,福州市有关部门迅速与开发商协商,收回了这块地。
短长兼顾
从三明市区驱车约30公里,到达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孤峰傲然耸立,这便是万寿岩了。
这座石灰岩体中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溶洞。正是在这些溶洞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发现了大量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制工具及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使得万寿岩身价倍增。
然而,这个号称“南方周口店”的史前遗址,也曾面临被摧毁的命运。今年86岁高龄的王远林老人回忆,当年万寿岩岩上有奇花异草,岩底有流水叮咚,一直是村民的钟爱之地。
但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三明钢铁厂出资购得,作为采矿点。岩前村民担心矿山的开采会影响遗址保护,于是推选出村里五位离退休老师奔走呼吁。
然而,矿石开采还在继续,遗址保护危机尚未过去。1999年12月底,省文化厅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有关情况的紧急汇报”。
2000年1月1日,时任代省长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万寿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习近平批示后不久,三钢马上落实,以大局为重,全面停止了在万寿岩的爆破开采,异地选定了新的采矿点,而用别处的矿石,每吨成本要高出15元。
“四个一”创新
现今的福州文博界,传颂着“四个一”(一个局、一个队、一颗印、一百万元)的佳话,而这正是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拍板解决的事。
“四个一”的源头要回溯到24年前——1991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议。
一个局。现场办公会确定,福州市设立市文物管理局。1995年6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局正式成立,当时,比省文物局成立还早。
一个队。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建立福州市考古队,1991年6月正式成立。20多年来,福州市考古队在多个考古领域创下辉煌业绩。特别是在水下考古领域,成果丰硕。
一颗印。现场会明确提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现有使用单位,都要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使用保证合同’”。由此,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2年开始,城建项目立项时需要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加盖市文管会(后改为市文物局)的印章。
一百万元。过去,福州全市每年的文物修缮经费只是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8万元,现场会议决定,从当年开始,此项费用每年市财政拨款1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
这次现场会还提出,在全市开展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1991年9月,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64处市区名人故居,这些故居全部挂上了“福州市名人故居”铭牌。
“当时,这些故居中绝大部分还不算文保单位,原则上不受文物法保护。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挂牌保护起来,很多都会在城市建设中面临被拆的命运。”黄启权说。
(《福建日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