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当死亡逼近时该做些什么

    《 文摘报 》( 2014年12月30日   02 版)

        一位医生朋友说起半小时前刚刚结束对一位垂危老人的抢救:当时老人气息渐渐微弱下来,众多医生护士轮番上阵施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听得一声响,老人的一条肋骨在其中一位医生的掌下断了,随后断骨接二连三,直到胸部按下去已经软软地不再恢复正常,病人才被断定抢救无效死亡。

        整个过程的描述让人不寒而栗,当下决定,人生最后的时刻绝不呆在医院里受这种罪。

        然而,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似乎有钱购买昂贵的医疗资源,就可以抵御死亡。过度治疗仅是让他们“看上去活着”,虽可安慰亲人,但对临终者却是极大的折磨。

        由此想到今年上半年的两条新闻:一是杭州一小区内欲建临终关怀中心,遭居民反对最终取消;二是上海推广临终关怀进社区工程遇市民“抵制”。

        临终关怀对待死亡最核心的态度是:既不使用呼吸机、起搏器等粗暴阻挠生命不可逆转的离去;也不像“安乐死”那样人为加速死亡的到来;而是通过对临终病人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关怀,使他们最大限度减少痛苦,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但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临终关怀”这个词等于赤裸裸地把“死亡”的真相暴露在家属和病人面前,没有了粉饰太平的面纱。得到临终诊断时,即便最亲的人,首先想的往往也并不是病人真正的身心利益。

        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记得那个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老祖宗庄子了。与此同时,在很多设备优良的大医院,本应是患者与家人之间最具人性的离别时刻,正演变成一场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南风窗》2014年第23期 甄静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