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建房子何时能像搭积木一样

    单素敏 《 文摘报 》( 2014年09月16日   01 版)

        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左右;每年制造的建筑垃圾逾4亿吨,占城镇垃圾总量近40%;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全球总量最大的建筑面积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一种工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可以使这种状况改观。

        将墙体、楼板、梁、楼梯、厨房、卫生间等构件和模块,以及某些剪力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在工厂流水线生产,然后运到工地,由机械和少量工人在现场装配,通过预留的锚固钢筋与现场浇筑的承重构件相连,最终形成住宅产品。

        整个施工环节就像搭积木——这是外界对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最直观的描述。遗憾的是,这种方式目前在我国远未普及。“99%还是传统的建筑方式。”住建部专家开彦说。

        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住宅产业化最大的瓶颈是标准缺失。

        “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住宅(建筑)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

        开彦介绍说,10年前,日本住宅方面涉及部品,包括砖、玻璃、门、窗等,约有12类三万多种,我们国家现在几十个部品类别也不到两万种,并且其生产并无统一标准可循,“今天生产德国的某种产品,明天又生产日本的一种,变成大杂烩,没有统一要求,拿到现场之后装配很难。”    

        开彦认为,目前我国部品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程度较低,但这绝非高科技的难题,“只需把它管起来”。

        “日本的标准化,最开始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由政府攻关,后来在民间通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介绍说,西方国家的住宅产业化由国家主导,“咱们目前这方面主导力量还不足。”刘东卫透露,住建部副部长王宁不久前找他了解住宅产业化,计划2014年底出台相关文件。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35期 单素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