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公积金乱象缘自与房价不匹配

    郁慕湛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29日   06 版)

        最近,检察机关正在侦查一起有关某地公积金中心的案件,其营业部主任仅靠模仿前来贷款职工手迹的方式便轻松套取上千万元。

        另据“新华视点”记者揭露,银行想拉存款,地方政府为了找银行贷款也会“示意”公积金中心,选择特定的银行存款;再譬如,公积金的所有权理当属于缴存人,增值收益本该归缴存人使用,可是常州公积金增值收入每年上缴当地财政3亿元;更有甚者,公积金及公积金增值部分俨然成了不少地方的“小金库”。

        公积金制度行使了十几年,为何管理依然那么混乱?从深层次来说,目前的公积金与其本来目的已经不再相符。公积金制度本来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和形成有房职工帮助无房职工的机制和渠道,而住房公积金就是在资金方面为无房职工提供帮助。

        可是现在每个职工的平均公积金只有6万余元,即使工龄长达一二十年的老职工,其公积金也鲜有超过30万元的,而如今在一线城市购房动辄就是一二百万元,那点公积金简直不管用了。大多数职工尤其是最需要房子的年轻职工,即使每月按时缴纳公积金,甚至缴纳补充公积金,仍然买不起房子,而将公积金搁置。

        公积金因为长时期与现实的房价差距太远而被搁置、冷落,因为搁置、冷落,其本身的贷款还款流动很少,一方面积淀下来的公积金总数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监管方面的兴奋点也逐渐变冷而无所关注。这就给保管者留出很大的缝隙,公积金的乱象也就成为必然。

        (《新京报》 7.22 郁慕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