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前的口头历史,大多以只言片语方式散落在古代文献、祭祀和岁时民俗中,传递的却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乃至上万年跨度的“大叙事”。其在不断积累和遗失中传递,存在谱系断层和谱系错位,是极其丰富和需要展开解读的。中国文字历史承接口头历史,口头历史蕴含的文化基因,不仅影响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且传递至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不能缺失口头历史研究。
经过几代考古学者辛勤工作,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来的联合攻关,目前发现的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考古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考古学不仅推进来自国外的层位学、类型学、聚落研究等理论和热点研究,还面对较西方显著的以产业划分的生态—文化板块互动问题。这就为提出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文献、祭祀和岁时民俗中,留下极丰富的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口头历史。几千年来,古人对这份珍贵遗产有难以数计的碎片式解读。然而,除司马迁立足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文化视角给予独具系统研究并提出“五帝(帝禹)说”,尚缺乏全面汇编和全方位研究。这使得全面汇编和全方位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时期的口头历史,成为探源工程不可缺失的“另一半”。这也将扩展探源工程研究领域,使探源工程的影响辐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
言语历史与考古发掘互动研究在国外属于学术前沿,但其他该类研究在资料之丰富、疑难问题之复杂、涵盖时空之广阔方面很难超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这为探源工程进入国际前沿,构建新理论和方法提供可能。
在接纳口头历史研究后,探源工程将成为国际学界气势恢弘的研究项目,成为推进中国人文科学重量级“航母”。
(《中国社会科学报》2.24 扎拉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