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领导人是蔡和森,他将空谈误国的政论家与蕴涵真实力量的群众对照来论述“纸老虎”问题。
1922年9月20日,蔡和森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第2期发表了《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第一次使用了“纸老虎”概念。他认为那些空发议论而于国情时局无补的“政治家或政论家”,包括国民党的一些政治家或政论家都是“纸老虎”。但在感情色彩上,他并没有完全将“纸老虎”视作贬义词。
第一个提出“反动派是纸老虎”论断的中共领导人是恽代英。1922年9月25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上发表了《民治运动》。文章不仅将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动势力比喻为纸老虎,而且在使用“纸老虎”概念的同时,也使用了“真老虎”概念,说明反动派虽有凶恶的一面,但因为残酷压迫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反对,所以其本质是虚弱的。
1922年12月23日,蔡和森在《向导》第13期上发表《革命中的希腊》一文,明确指出:与“英国帝国主义关系最深的同伙”——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维尼齐洛这派强盗虽想借这次政变把资产阶级的威权分外地恢复起来,但是业已戳穿了的纸老虎是吓不住民众势力之发展的”。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将国外的资产阶级反动派比喻为纸老虎,再次强调了群众的势力,丰富了“纸老虎”概念的内涵。1924年10月,蔡和森又在《向导》第88期上发表《商团击败后广州政府的地位》一文,已经初步包涵了帝国主义以及与其勾结的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思想。
蔡和森、恽代英关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得到印证。1925年10月,邓中夏根据他领导省港大罢工的经验,颇为自信地指出:尽管“香港政府表面上似一只老虎”,但它不敢应英国商人的请求派兵镇压罢工运动,所以,“这个老虎,各位应知道是纸老虎”。
毛泽东吸收了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等人关于“纸老虎”问题的理论观点,科学总结了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反动派斗争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纸老虎”的理论。
毛泽东一生至少6次论述过“纸老虎”问题。影响最大的一次是毛泽东1946年8月6日,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这篇闪烁着唯物辩证法思想光芒的谈话,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中外反动派的信心,对于正确引领舆情和指导解放战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著名论断。
(《光明日报》2.12 徐方平 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