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今天的中国,再没有一种商品能够像房子一样牵动人心。它让无数年轻人甘心为奴,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掏空了父母多年的积蓄。
女作家的买房辛酸史
于琪毕业于名校,是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的白领,也是出版过五本书的作家。她曾在网上写了一篇“买房血泪史”,记录了自己和丈夫林庆在北京买房的经历。
2008年于琪在北京读完大学,当时学校旁的房子9000多元一平方米;2010年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攀升至两万元;2012年更是暴涨至5万元。
2012年6月,于琪和男朋友林庆决定买房。从看二手房,到和中介打交道,最后到排号、选房、公积金贷款……每一步两个年轻人都走得跌跌撞撞。
最终,100万元的首付里,林庆的父母出了70万元,剩下的30万元是于琪和林庆工作以来攒下的钱。两人一个月的收入有4万元,但即便是拼命工作,他们两个也追不上疯狂上涨的房价。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生活的关键词就是“找房子”,最后发现自己准备的首付越来越付不起真正的首付。
从去年6月开始看房,到9月买到房子,他们原本看中的北京东边的二手房价格已从28000元一平方米涨到了32000元一平方米。于琪说,他们俩应该是最容易买到房子的那种人。林庆是北京人,有北京市户口,工作7年以来社保和公积金完全没有断过。“我们是彻彻底底的刚需,首套房,我们买不到房子,那还有什么人能买到啊?”
他们去了万科的售楼处,来来回回去了3次交材料,每次他们都很客气,每次交材料都整理得整整齐齐,每次去都会跟售楼小姐交流心得。
于琪和林庆动用了所有社会关系,甚至通过朋友联系到一个负责销售的老总,她发了短信表明自己很想买到房子。就在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好消息传来,楼盘开盘,他们排到了100多号。最终他们以每平方米24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
签约的时候,他们拿着七八张银行卡来交款。林庆刷卡的时候手都在抖,而换到他们手里的,不过就是轻飘飘的几张打印出来的合同纸。
两代人为一套房
李舒说他代表了一个群体。这群人为买房忙得晕头转向,拿着父辈的钱,随着政策调控楼市而踟蹰,等最终缓过神来,房价已经翻了番。
李舒刚刚在北京工作一年,在这一年里,父亲从河北老家跑来北京六七次,专门为儿子看房子。每一次看房之旅都见证了房价的攀升。当中介劝李父“赶紧买,房价还得涨”时,他觉得是在“忽悠”骗钱。但一年过去了,当初看好的二手房价钱已经从每平方米27000元涨到了37000元。李父有点懵,“还不如早听中介的话。”
去年,李父在老家相继卖掉了一套110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房子,一共卖了150万元,本来打算拿这些钱给李舒在北京买房子,但父子二人总觉得政策出台后房价会降,这一等,一年过去,北京的房子每平方米又涨了一万元,原来的150万元已经不够,“相当于我丢了一套房子。”李父不免懊悔。
在北京赚钱 回家乡买房
陈晨是一家主营高校教材教辅的小型连锁书店店长,她今年26岁,已经有小孩的她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她去年从河北邯郸老家来到北京淘金。“工作上的热情很大,一部分来自买房子的愿望,现在每个月差不多能存2000块钱,我准备五年之内在老家买一套至少100平方米的房子。”
陈晨很关心房价,每次打电话回家必问。房价一点点地涨着,心里不免有点着急,但她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老家的房价上涨不是很快,房价涨,收入也在涨嘛,我觉得我的收入差不多能跟得上房价。”
张庭跟陈晨有着相似的想法。张庭今年三月在重庆垫江老家的县城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总价50万元的期房,首付30%,未来10年每月要还4000元的贷款。20岁离开家乡,从普通服务生做起,今年24岁的张庭已经是一家经济型快捷酒店的大堂经理,工资也从4000元涨到7000元。“没有花父母的钱,15万元的首付都是我自己交的。不过以后还贷款可能还得让父母帮帮忙,每月4000块钱的贷款确实有一定压力。”
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在买房这座“大山”面前,毛峰决定绕道而行。在一家中央媒体供职的他,暂时居住在单位分配的周转宿舍里。
毛峰表示,即便每月要付几千元的租金,他也不会考虑买房子。在他毕业那年,五环内的房价就已经涨到3万多元一平方米,“以我的收入,不可能买得起房子。”他的圈子里,父母代付首付的现象挺普遍。
毛峰不止一次地在微博上批评“按揭像个黑洞,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乐趣和享受都掉进去”。没有房贷的负担,他本人是各种聚会的常客,还不时买票观看现场演出。
然而,房价在短短几年内不断翻番,这令当初坚持“理性”不置业的人们始料未及。连毛峰都承认,“早知道房价会涨成这样,当年是谁都会去买,谁不买谁后悔”。
毛峰坦言,“不买房”的选择确实不是主流。
(文章中的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