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民营资本的希望与坎坷

    《 文摘报 》( 2013年09月12日   06 版)

        从“36条”到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给予民营资本政策支持已走过了8年的市场征途,政策蓝图很美,但现实执行差强人意。

        具体表现在:一是民企在市场准入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二是实施细则不具体、操作性不强或门槛设置过高;三是只有政策设计,而无考核监督,使“好政策”空置。总之,民营资本面临着难以突破的“三道门”:“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 

        “三道门”难破,关键在于顶层设计的缺陷,如对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投鼠忌器,害怕民营资本将攸关国家战略大局的部门给“异化”了。殊不知,一些垄断行业已经自我异化。从人们对“铁老大”的怨气,对“两桶油”的诟病,对通信行业服务质量的批评,以及对国有银行的乱涨价的不满,足以验证一切。中石油的贪腐窝案,更让人们觉得,必须要让民资参与进来,更新这些垄断企业的血统基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在优化和升华。突破所有制的桎梏,不仅让民营释放出更多改革红利,也有助于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部门要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接受各方监督,不能‘自拉自唱’。”这对落实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将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使各项改革举措直面真问题,执行更有力。

        (《羊城晚报》9.9 张敬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