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

    1934年夏天上海究竟有多热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10日   05 版)

        人在室内桌椅皆热

        “热度!”1934年7月第一天,《申报》上出现这一醒目的字眼,“热度”后巨大的感叹号成了当天《申报》第十二版上最夺人眼球的符号。根据报纸的描述,“日来酷热已突破六十年来同月纪录。”而当天的气温达到了102.7华氏度(39.3摄氏度)。

        到了7月12日,对于高温的报道占据了当天第十版最抢眼的位置,原因是在气温较7月1日有了略微的下降之后,7月11日又一举飙升至102.4华氏度(39.1摄氏度),而且比起1日更加闷热难耐。“气温应较1日为低,但热浪笼罩下,人在室内桌椅皆热,虽静坐者亦觉汗珠点滴不收,路上奔波者衫裤更为汗透,盖以暑气所蒸无处不热,故较1日热度更难忍受也。”而根据1934年7月13日的报道,7月12日,上海市的气温达到了104.4华氏度(40.2摄氏度),这一高温在当时也是徐家汇天文台设立60多年来,“前所未有”。 

        40摄氏度高温稍缓的第二天,沪上至少7人因高温而死。那年的7月和8月,当时报章形容为“灾象”。

        米价飞涨用水增加

        天热在经济中最直接反映在米价当中。报纸连篇累牍中,不时提到“大旱”“米价飞涨”。不仅上海、南京和东北,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美洲和英国也都一片酷暑。

        酷暑、干旱之中,当时的上海政府方面,也不得不掏出钱物抗旱。政府和市民一起购买大批的戽水机,帮助农民灌溉农田。不少工厂也暂时关闭,停工避暑。特别是丝厂等女工居多、高温工作的工厂,不得不减半开工。不过劳动者的收入也随之减半,“闻其他各工厂因天热而减少工作时间者颇多。”上海郊区的嘉定,甚至一度人力车停止营业,“街上行人绝跡时疫猖獗”。 

        市民看电影游泳消暑

        1934年7月正值《渔光曲》上映,“自从在金城大戏院开映以来,差不多三星期了。虽近来天气热度超过一百华氏度以上,但因该片的号召力极大,对于卖座方面,毫无影响。”7月3日的报道描绘了《渔光曲》的票房盛况。其实,当时的电影院为了吸引观众,大多配有冷气,上海居民到电影院享受冷气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消暑方式,《渔光曲》的大卖也部分归功于当年特殊的高温酷暑。

        与此同时,不少游泳馆也对外开放,接纳市民。面对市民酷暑中的烦躁,报纸还专门开辟了“消夏特刊”定期刊出。在这些“消夏特刊”中,刊出的文章大多为乘凉心境、消暑方式,文章也多以描述清凉为主。对于当时的读者而言,大概也是起到了“望梅止渴”的功用。

        饮冰室吃冷饮最时髦

        在酷暑之下,当时的上海百姓吃些什么来解暑热?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周融融在其学年论文《上海20世纪20年代的饮冰室》中提出,去饮冰室吃冷饮,是当时上海中产阶层中比较时髦的消夏方式。 

        “暑耶?请饮冰,和各种卫生冷饮。饥耶?请进餐,佳美滋补而洁净。渴耶?请用茶,丰腴香甜且清润。”这是1927年某饮冰室的一则广告。 

        饮冰室主要面向上海的中产阶层,出售冰冻荷兰水、冰冻牛奶、果子露等冷饮,还经营各种冰淇淋,其中销量最高的是“美女牌”冰淇淋,口味除了水果味外,还有赤豆、绿豆、奶油、可可、双色等雪糕品种,甚至还有外涂巧克力糖衣的“紫雪糕”。

        (《东方早报》7.30 龙毅 陶宁宁 韩晓蓉 张少杰 庄成 )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