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新亚书院创始人之一的唐君毅,孝父母之心至烈,早已载于青史。1964年,母亲于苏州去世的消息传到香港,56岁的唐君毅闻讯嚎啕大哭,不能自已,令在场的牟宗三无言相慰。
上个世纪中期,唐君毅痛感“中华文化花果飘零”,遂以为故国文化招魂为一生职志,著述宏富,被认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在介绍唐君毅的文字中,其母陈卓仙往往被提及一笔:“也有相当的学养,留世有纯朴清真的《思复堂遗诗》”。但由于《思复堂遗诗》只有唐君毅少量自印本行世,以及台湾学生书局曾于1977年出版过影印本,如今市面上已很难见到,故对于陈卓仙其人其诗,都殊少了解。
笔者在淘书过程中,碰巧买到台湾书局版的《思复堂遗诗》,出于对这位养育了新儒学大师的女子的好奇,阅读了诗集中的全部二百余首作品,颇有感触,于是援笔为文,介绍这位虽然普通但却拥有丰盈精神世界的女子。
陈卓仙于1887年生于四川宜宾。她的父亲陈勉之早年任教于淑行女校,也即成都第一女子师范的前身,晚年任宜宾女师校长。尽管如此,陈勉之却奇怪地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几个儿子都能接受教育,陈卓仙等姐妹却不能。
不过,陈卓仙对于读书识字有极大的兴趣,她与七妹一起自学,时常于九弟放学之际等在门口求教。为了记住所学之字的音义,常常在字旁作画。某一天,父亲偶然看到女儿的字画,大为吃惊。陈卓仙对书籍有无穷的兴趣,想尽一切办法找书看,进步奇快,以至于父亲不得不承认,家中的读书种子无意中在自己轻视的女儿身上开花结果,而自己刻意栽培的儿子却似乎不是读书的料。
陈卓仙在父亲包办之下,与唐迪风成婚,育有二子四女。二人性情相投,对许多问题都有一致看法,并且时常往来唱和,在清贫的生活中颇得神仙眷侣之乐。唐迪风于辛亥革命后,在四川最早的报纸《国民公报》任主笔,立论刚直,抨击军阀滥杀无辜,且勇于担责,险遭不测。报馆被封后,唐迪风辗转在几所中学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任教。后来与友人彭云生、蒙文通、吴碧柳等一起创办敬业学院,被推为院长,并且教授国文、宋明理学及诸子课程。可惜,唐迪风英年早逝,陈卓仙在动荡的年代一人撑持家庭,儿女皆人格健全,立身无愧,其中唐君毅不但成就最大,而且在父亲去世后,他在南北风尘之际汇回家中的钱,成为家中重要的经济来源。其弟唐君实晚年撰文回忆往事时说,古人以有贤父兄为可贵,而唐家父亲兄长姊妹均有贤德,足为楷模。对于母亲,唐家子女更是感恩戴德。唐君毅说,他与妹弟诸人,身处塞北天南,但骨肉之情,一体无间,皆拜母亲遗教所赐。难怪,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在为陈卓仙诗集所作的序言中,将其比为孟母,并认为其诗作“悲天悯人而不碍其乐天知命”,可谓知言。
1950年,在香港任教的唐君毅与妻子谢挺光在罗湖桥辞别母亲,从此竟人天永隔。
陈卓仙的诗,常常流露对终极问题的探索。在《赋十三首用示毅至诸儿并光蕙二媳聊当遗嘱耳》中,表达了对生命平静而达观的情感,诗云:
芳草无言庭院静,老来心事只天知。象忧象喜何关舜,人溺人饥讵犯伊。一息尚存通宇宙,百年有役警愚痴。闲谈亲戚之情话,稚子嗤婆不识时。
难能可贵的是,此时的陈卓仙虽行至人生暮年,但精神世界丝毫未见颓唐之意,相反,仍以儒家的人溺己溺情怀教导儿女、儿媳。欧阳竟无评价其“悲天悯人而不碍其乐天知命”,信然!这样心怀广大的老太婆,难怪孙辈要笑她不识时务了。
(《经济观察报》8.5 章诗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