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20日 星期四

    到处忙赶场 《父亲》很无奈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20日   05 版)

        这是一位国人最熟悉的“父亲”,这幅由著名画家罗中立创作于1980年的油画,是中国美术馆最为人熟知的一件藏品。  

        不过外人并不知道,这几年“父亲”很忙。每年,这幅作品都一定会被借到外地展览,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刚刚过去的5月,共有四家美术馆提交了借《父亲》外出展览的申请。

        《父亲》有多忙?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透露,2008年,《父亲》先后在厦门、上海、浙江等地巡展,有半年的时间都没在馆内;2011年,苏州博物馆举办罗中立个展,《父亲》一下子走了三个月;2012年,《父亲》赴浙江美术馆展览,这次又出去半个月。“只要外地有大型的美术展览,都会邀请《父亲》参加。”

        《父亲》如此受捧似乎是好事,可梁江明确表示,出于对藏品的安全考虑,他并不希望这一经典作品来回奔波。

        他介绍说,《父亲》每一次外出展览,中国美术馆一定都会派专人守护,除了负责沿途运输的安全,还要确保陈列环境的温湿度适宜。

        在中国美术馆的众多藏品中,像《父亲》这样频频被借走的宝贝还有不少。据梁江介绍,仅去年一年,中国美术馆的外借藏品就达5000件。外地美术馆频频伸手借展品,这一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尴尬的问题。梁江直言不讳地说,目前外地美术馆借展品的理由,大多是由于缺少几件具有节点性意义的作品,而近年来新落成的一些美术馆,则可能连一件像样的藏品都没有。

        (《北京日报》6.5 陈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