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评析

    安倍或将右倾进行到底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20日   07 版)

    安倍在国内的支持率很高

        安倍政权的历史认识和外交态度,不断引发日本国内外的质疑和担忧。这是否影响了安倍在国内的支持率?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王晓峰对此分析说,安倍能够上台,主要是依靠了保守派和右倾化群体。目前安倍政权的内政外交所为,相当大的原因是为了迎合这些人。日本国内虽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但这种声音比较弱。安倍政权在国内的支持率还是很高的。

        安倍上台后言辞稍有收敛,但他顾忌的并不是中日关系如何,而是他能否长期执政。为达到这一目的,他必须首先安抚好国内的支持群体,然后是凸显日美同盟的重要性,第三是要借力发力,与美国“重返亚太”牵制中国的目的不谋而合,相互利用。

    右倾倾向短期内不会有大改变

        许多人都希望中日关系能重回40年前的蜜月时期,但王晓峰认为,这不太现实。他说,中日友好的前40年,是“为友好而友好”的40年,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在中国之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对其构成威胁和挑战。而现在,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越了日本,尽管这一单纯数据说明不了太大问题,但其象征意义很大,对日本人的心理冲击也很大。

        王晓峰说,现在中日关系已经进入转型期,从纯粹友好的时代过渡到了一个既有合作也有摩擦、两国之间完全以自己国家利益为核心考虑关系的时代。我们认为的日本右倾化,在日本人看来,是他们在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中日关系如何才能改善

        对于中日关系的走向,王晓峰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姿态努力改善,但不能为改善而改善,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的代价去妥协。而且,目前中日国家关系处在转型期,国民对国家间关系的认识也处于一个激烈变动的时期,民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还要考虑国民的感受。

        王晓峰说,40年前的中日关系,可以为了友好做很多事情;现在的情况却是,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中日双方都坚决不妥协。日本认为中国崛起的势头比较猛,GDP总值已超过日本,军事力量在增强,在周边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而且确立了国家海洋目标,这些已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绝对不可退让。

        其实,世界上存在领土、领海纠纷问题的国家有很多,归根到底都是国家利益问题。21世纪已不是通过军事攻击和导弹让对方屈服的时代,因为代价太大,且会两败俱伤。这就需要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发挥作用。

        (《中国青年报》6.15 张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