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11日 星期二

    乒坛新一姐是怎样炼成的

    礼仪传播价值观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11日   06 版)

    演 讲 人: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演讲题目:儒家的礼乐教化

    演讲地点:北京什刹海书院

        通过各种各样的礼仪活动传播一种价值观,实现对人的教化,这是各种宗教普遍的做法,中国儒家的礼教也采用了这种做法。

        在民间,从满月、百日、周岁就开始了,亲朋好友都来鉴证这个孩子现在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而真正的“礼”是从“冠礼”开始的,“礼始于冠”。“冠礼”就是成年礼。成年了,你现在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责任的,你再不是一个孩子,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更被重视的是婚礼。“礼本于昏”。结婚意味着今后你不仅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对方考虑。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考虑,还要为对方的家庭考虑,同时负有对后代教育的责任。所以婚礼实际上是非常隆重地告诉双方,你们的身份变了,你们的责任变了。

        被高度重视的还有葬礼和祭礼,“重于丧祭”。葬礼就是亲人的过世之礼。特别是自己的父母过世,从你在父母的怀抱到你自己能够独立地行走,大约需要三年,所以守丧也要三年,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然后是祭礼,祭礼是追溯自己以往的祖先。甚至于再扩大,还要感恩让我们能够生存的天地万物。因此祭礼也是不忘本的意思。丧礼是“慎终”,慎重地对待一个死去的人,慎重地对待生命的终结。祭礼是“追远”,不要忘掉以往的祖先。《论语》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说法。这里的“慎终追远”是要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报本,去感恩。

        总之,礼教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礼”是让我们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来做事做人。

        (《光明日报》5.27)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