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王恩哥:知青 海归 北大校长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30日   06 版)

        王恩哥,1957年生于沈阳,本科、硕士就读辽宁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博士。曾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大副校长等职务。3月22日,王恩哥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成为北大历史上第26任校长。

        名字讹误险落榜

        王恩哥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在“文革”中度过,他最喜欢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中学毕业后,他下乡当了知青。1977年,王恩哥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全国考试。

        考试结束后,成绩在县城公开张榜,大队会计进城经过时并没有找到王恩哥的名字,回来安慰他来年继续努力。临近春节,不甘心的王恩哥又跑去看榜,结果发现自己的名字被误写为“王思哥”。随后,他进入辽宁大学物理系。

        特殊门牌号“711”

        在辽大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1987年9月,王恩哥考入北大物理系,师从章立源教授攻读博士。1991年12月由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科研站出站,随后在法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王恩哥在美国休斯敦大学宇航外延生长中心(SVEC)从事研究。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只有二三流的留学生才会回国的说法。当大家还在议论“他在国外混得这么好,肯定不会回来”时,王恩哥已踏上归途。1995年8月,他只身一人回国,受邀成为中科院物理所一名普通研究员,也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招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

        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还比较差,为了节省经费,他与同事们一起动手翻修实验室,粉刷墙壁。他坚持多年的工作习惯是:每天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后离开。有人形象地称其为“711”,这也正是他为勉励自己在物理所办公室上选定的门牌号。1999年,年仅42岁的王恩哥成为中科院物理所所长。

        学生爱叫他“恩哥老师”

        2009年,王恩哥决定回北大担任物理学院院长。他在一个月内辞去了中科院的所有行政职务。对于这种由正局级到处级的选择,王恩哥表示:“我心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要与大家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再创辉煌。”在王恩哥就职之前,北大物理学在2007年的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在南大与中科大之后,名列第三。而今年1月29日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北大物理系已回到第一。

        王恩哥任北大物理学院院长时,坚持亲自给学生上专业课,每周与学生开研究组会;成立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主任和科研骨干;他率先提出“小班课教学”理念并在全校试点。很多师生爱叫他“恩哥老师”。为了吸引和凝聚最优秀的人才,王恩哥想尽办法。在他的感召下,谢心澄(现任北大物理学院院长)、陈东敏(现任北大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等一大批科学家先后加盟北大。“在王院长就职之后,这几年毕业有一些硕士、博士不通过,不予授予学位的情况。对学生质量把关还是比较严的,以前基本没有这样的状况。”一名北大青年教师如是说。

        王恩哥在其就职演说中讲道:“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北大人的梦想。空谈误业,实干兴校。我会做一个尽心尽职的校长,以最大的热忱和负责任的精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新京报》3.23 郭少峰 邓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