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首任铁道部部长吕正操的铁路情缘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30日   06 版)

        吕正操(1904~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铁道部部长。近日,其儿子吕彤欣讲述了父亲在铁道部工作的难忘往事。

        1958年,吕正操受命担任铁道部代部长。他上任后接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修建铁路。1961年4月,吕正操视察了正在修建中的成昆线。看了大桥、车站、隧道,甚至深入到隧道的开挖面。总共看了18个地方,行程600多公里。

        视察之后,吕正操觉得,在西南修铁路,隧道是个关键,必须先让长隧道过关,6公里的隧道要在一年内完工;在解决隧道问题的同时,要搞大跨径拱桥,总结出一套适应西南山高水深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来。为了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吕正操提出要大搞机械化电气化。同时,他还发现,铁路修建效率不高与工人的干劲有很大关系。他让指挥的领导做好思想工作,并让他们搞好业余文体活动,鼓舞士气。对特别重要的问题,要实地考察,吃不准的就要搞试点,“宁挨一年压,不受十年骂”。

        克服困难修建西南三线

        1964年,毛泽东任命吕正操负责修建西南铁路(成昆、川黔、贵昆三线)。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复杂、气候多变。在险恶地形上修铁路可谓困难重重。20世纪初,英国人想从上海修一条经过重庆、云南到缅甸的铁路,看了看,放弃了计划,说根本修不了。苏联专家看了后也说修不通。

        修路队伍本身也有问题。队伍来自全国各地,思想、作风、技术等都不一样,而且大家对修路的思想准备不够,情绪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指挥部决定:一抓思想,二抓设计,再抓部署。在大家的全力奋战下,川黔线于1965年7月8日提前接轨,仅用了9个月时间。贵昆线也在当年10月1日顺利通车。修建成昆线的困难程度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堪称史无前例。吕正操总结考察经验,指挥隧道工程快速突破,同时加紧机械化推进,并进行内燃机车试制。在领导西南铁路建设过程中,吕正操常到工地和工人一起动手,使大家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两次考察促成襄渝线

        为达到从重庆直通武汉的目的,修建川汉铁路提上日程。吕正操在1965年两次前往川、鄂、湘、贵等地考察,行程4800余公里。实地勘测后,他组织技术人员反复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川汉线地质复杂,工程异常艰巨,造价极高;而修建襄渝线(湖北襄阳至重庆)则切实可行,也能达到川汉线从重庆通往武汉的目的。这个意见上报毛泽东后,中央经过认真研究,同意修建襄渝铁路。

        吕正操晚年回忆时,曾感慨地说:“在西南主持修铁路,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文革”期间,吕正操遭到巨大磨难。直至1976年“四人帮”垮台,吕正操得以公开平反,他又再次满怀信心地挑起发展中国铁路的重任。 

        (《民主与法制时报》3.25 朱一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