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最后的“地下村”渐行渐远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17日   07 版)

        黄土塬的眼睛

        晚秋时节,山西平陆县张店村。王进院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很费劲地从树下捡起一个摔裂的柿子。89年前,不满1岁的他随父母搬到了这个平地上挖出的四合院里,有新家的同时也有了正式的名字“王进院”。那时候的地窨(yìn)院像现在的平房、单元楼一样,是年轻人结婚的首要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张店村还没有一座地上的房屋。全部的窑洞隐于地下,或“平地挖坑,坑壁打窑”,谓之“地窨院”、“地院”;或依崖而居,谓之“靠崖窑”、“明窑”。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口”状院落星罗棋布地镶嵌在黄土塬上,像一只只安静的眼睛,在黄河的咆哮声中审视着自然的变迁、人间的冷暖。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中条山脚下,依偎黄河臂弯,奔腾之流的南边便是河南地界。山上的雨水汇聚黄河,在北高南低的黄土塬上划下一道道深沟。人称“平陆不平沟三千,沟沟流水塬上干”。

        凭借着黄河的哺育、黄土的呵护,人类开始在这里一代代繁衍。石头、木材的缺乏,温差大、刮风多的气候让人们在地上建房非常困难。但这片黄土地特有的黄黏土弥补了这一切。地窨院的产生,让村民得以安居乐业:防风、防火、防兽;冬暖、夏凉、省材。

        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形成了这里独特悠久的民居形式,也成为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而这一份悠久和传承可以上溯到4000年以前。

        地窨院如今在村里的分布星星点点,或破落,或荒芜,在平房和小二楼的映衬下,更显颓废。

        村子、院子、日子,都在地下

        王守贤家的院落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家,可谓地窨院的典型代表。约三丈见方、三丈深的院落就在崖场中间,站在半米高的围墙(当地叫拦马墙)边上可以对院里的情况一览无遗。

        井院四周是一圈三四米宽的平地,里高外低,既能排水,又能当麦场,当地人称为崖场。这崖场是用三合土压成的,每次下大雨都要用石碾子压一压。“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大厦”,处理好崖场是防止地窨院坍塌的关键。

        老王家的主窑洞坐西向东,四面共有10孔窑洞(包括进院窑)。院子的中央是一个很大的花池,花池南边有一个压着石盖的渗水井。作为排水系统,渗水井对地窨院非常重要,院里的雨水要汇聚到井里自然下渗。院子的东南角是一眼饮用水井,水井上的辘轳依然保存完好,只是在20多年前有了自来水后就不再用了。

        如果把老王家的院子以五六十米的间距复制粘贴,布满全村,便可以让时光倒流到30年前,可以看到“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的景象。

        几孔窑洞,几辈人,风风雨雨,地上劳作、地下生活的日子就这样在黄土地上代代繁衍。而为他们遮风避雨的地窨院,则浓缩了他们所有的命运和风情。

        从地下到地上

        10月26日,是村民李务科搬家的日子。新房在村委会旁边的“张店扶贫移民家园”2号楼三层,107平方米。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20岁的李务科家里开始筹办一件大事——挖地院。那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对于辛勤劳作的农家来说,一辈子最基本的愿望就是能修建几孔窑洞,否则人前抬不起头来,也娶不到媳妇。

        从地院到平房,再到单元楼,是李务科一家的变迁史,也是张店人的变迁轨迹。

        我们无法阻挡地窨院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为我们无法要求贫困了几辈子的张店人为了延续这段历史,继续贫困。当地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作这方面的努力:2005年将几个保存相对完整的院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将地窨院的建筑技艺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鼓励开发旅游项目,政府甚至出台了每开发一座地窨院,奖励5000元的政策。但这一切却丝毫没能改变地窨院的命运。在村民生活自然变迁的面前,地窨院的消逝依然迅速。

        (《民主与法制时报》11.12 王伟峰 李永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