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学术著作出版:

    “不差钱”却“差了学术”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27日   06 版)

        在某高校的一个会议上,两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教授见面了,之间有一段对话。一个说:“现在的学术出版物,90%都是不用看的。”另一个迟疑了一下说:“哦,60%,60%吧。”

        无论是一九开还是四六开,“学术著作出版让人感到失望”的情绪,当下正在学界、出版界弥漫。“我们出的相当一部分所谓学术著作,说实话,都是我们不想出的,但因为它带着补贴,还是出了。何况,你不要这书稿,有的社要,钱让人家挣去了。作为企业,无奈呀!”一位社长感叹。

        曾经,学术著作出版确实难。大多数学术著作印数少,又受图书低定价限制,出版后几乎没有利润。但学术出版体现了出版的深度和厚重度,是一个出版社担当社会责任和塑造品牌的必然选择。所以,尽管学术著作出版要用自己的利润来补贴,一些出版社还是优中选优,始终坚持追求。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到本世纪初。当前,常见的情况是,一位学者要出书,只要带着出版补贴,在一些出版社那儿,就“出书全不费工夫”了。于是,学术著作出版鱼龙混杂,结果是出版社出书“不差钱”,想出书的人也“不差钱”,但出版的学术著作却“差了学术”。

        一些学者对改变这种状况发表了意见。最集中的意见是,从基础做起,从国家层面改革人才评价、学术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营造重视学术写作和出版的良好氛围;制定相关的财税政策,加大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学术出版的力度;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改变出版补贴、资助办法。有学者建议,科研经费用于出版补贴,应有学术共同体的推荐,以确保选题具有出版价值。

        (《光明日报》3.19 庄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