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是洋神医还是洋骗子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07日   02 版)

        近日,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警惕洋骗子对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欺诈》,将“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以及“抗瘤酮”推上风口浪尖。

        “抗瘤酮”并非治癌神药

        李清晨在博客中表示:“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洋骗子”,并找到了其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网页上有诸多不实宣传,诸如宣称“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正是博金斯基博士发明的药物“抗瘤酮”。

        随后,“科学松鼠会”在官方网站上登出一篇《抗瘤酮:并非抗癌神药》的证伪博客,介绍了抗瘤酮的由来:抗瘤酮是美国“医学博士”博金斯基创造的概念。他在人的尿液中获取了一些含有苯乙酰谷氨酰胺结构的肽类衍生物并发现,这些物质对培养基中生长的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于是认定这些物质就是“抗瘤酮”,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用它们为癌症病人进行自愿式(患者报名参加)治疗。

        但是,这种物质用于抗癌治疗目前只是进行到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宣称治癌 实为圈钱

        那么,“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以及抗癌“神药”“抗瘤酮”,真实面目是怎样的呢?

        记者查询后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在2009年发给博金斯基研究所一封警告信,称该机构没有遵守适用的法定要求和FDA法规,包括临床实验记录不全不准确等。而“抗瘤酮”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也无迹可寻。

        据悉,“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华主要宣传两个方面:抗癌药物和抗衰老,同时提供会员服务和认证服务。如果要成为其会员,则需要缴纳昂贵的会费。

        切忌“病急乱投医”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俞雄表示,任何药物只有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抗瘤酮”如果处于二期临床阶段,显然还不能推销给病人,更不能以临床试验性质来开展收费盈利。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对试验药物和临床药物的区别有所认识,切忌“病急乱投医”。

        (《人民日报》2.2 周琳 仇逸 俞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