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但前些年,她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科学家为什么会落选院士?从他们的治学为人风格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待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在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两院院士的评选应该客观、公正。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人民日报》10.24 柏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