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因此次落选院士,发表“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声明,而为人们熟知。
让这个体系风气有所收敛
饶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是1978年的大学生。1985年,他选择去旧金山加州大学留学。初到美国,饶毅的活泼、勤奋使美国大学教授改变了中国学生都是默默动手的、不活跃思考提问的刻板印象。
2007年9月,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放弃了自己在美国西北大学的讲席教授和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接受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聘书,全时回国担任院长。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的回归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饶毅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也以大胆敢言而著称,回国前就曾对中国教育科研领域存在的弊病直言不讳,回国后,更多次在国内媒体发表文章痛陈此中沉疴。8月15日,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的文章,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风趣的科学家
作为生命科学界第一位放弃了美国名牌大学讲席教授职位、全时回国效力的科学家,以及以直言著称的科技政策批评者,饶毅对当时前来采访的媒体说,他回国的原因是3个字:归属感。
回到中国的第一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饶毅说,回国后,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教育。对教育的兴趣,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是有长期影响的工作”。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坚持每天早上步行送儿子去北大附小上学的父亲。
关于这个人,一位会议上邂逅过他的同行说,这是个“风趣的科学家”,“做科学不像是累死了要吃饭、要出名,而是举手投足之间透出对科学的兴趣。”他的学生告诉我:“饶毅老师在科学上的点子都会很好玩,虽然不一定都能做成”。他会鼓励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允许学生放着音乐做实验——只要不妨碍实验的正常进行。
对科学,这个科学家很严肃挑剔。他说,“做科学,要有点品位。不能只想着发文章。把绝对配不上那本杂志的文章发表在那个杂志上,这样做,看上去很好看,好像很‘聪明’,其实很愚蠢。这样做,外行好糊弄,但是在同行中声誉却下降。”
对中国科学界几次公开批评
对于此次落选,饶毅说,他“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有评论说,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科学界,就是饶毅所说的“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的原因。
早在2010年9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共同署名的社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文中,两位科学家指出了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问题:“关系”起了太大的作用。他们认为,科研经费分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在减缓着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据说,该文3天内由中央财经工作小组翻译并交给了温家宝,并很快得到了总理的关注,温总理指示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基金分配体制改革的建议,之后,众多普通学者和一线科学家都表示了支持意见。然而,到了11月,科技部突然宣布:“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2004年11月18日的《自然》杂志中国特刊上,刊登了饶毅、鲁白、邹承鲁3位知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文中,作者认为:“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迄今远落后于经济,没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科技进步就被体制延缓。”除了直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他们甚至提出了解决方案:取消科学技术部管理研究经费的权力,让科技部成为一个咨询机构。
(《扬子晚报》8.22 吴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