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题材,市场不断推出“限量”特许商品。但当最初的热情开始沉淀,“限量”产品在收藏市场上逐渐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有些人会发现,手中的“限量”产品不但没升值,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
专家表示,很多普通人在购买限量产品时,虽然对“限量”有个模糊的概念,但并不能衡量这件商品本身存在的收藏价值。而在商品已经停止销售后,由于题材、发行量、主题、工艺的限制,有些产品只能被称作“纪念品”,而非适合收藏的“藏品”。
比如一款“天坛福娃套装”,是2007年的“限量珍藏品”,当年限量6008套,每套售价16800元。而现在的售价为5880元,远低于当年的发行价。“这就是纪念品,它对重大题材、事件有纪念意义,但却不一定在二级市场中产生增值效应。”
在同等的情况下,限量产品的量越少,后续的价格自然越高。以奥运特许产品为例,少的限量1000份,最高的限量20万份,其在收藏市场上的表现自然不一样。“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的徽章,当时限量只有1000枚,售价22元。如今这枚徽章叫价已经到了1000多元。”
一般来说,发行数量超过2万的限量品,收藏和增值的空间基本就不存在了。
(《北京日报》8.19 耿诺 叶雨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