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从国情出发

    《 文摘报 》( 2011年06月30日   06 版)

        日前举行的“上海论坛2011”上,一场“创新战略与产业发展”话题的圆桌会议别开生面。会上,学者们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我们不该被发达国家牵着鼻子走。

        首先,新能源人云亦云,很可能落入“陷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说:“美国搞新能源,我们也搞新能源,在战略上没有内在逻辑,这非常可怕。”他指出,目前某些地区光伏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光伏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而生产这些产品的高污染都留给了自己,这很可怕。

        另外,有时候“高附加值”也是陷阱。袁志刚指出,我们的部分制造业民营企业增长惊人,技术进步也非常快,出口增长同样迅猛,附加值不错,是我们可以做的。如果一概定论是“低端产业”、“低附加值”,全部转移出去,可能形成空心。而有些所谓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附加值其实非常低,因为高附加值部分是外国的。因此,更重要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由市场来选择中国在哪些产业上有前景。

        专家们指出,选择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从中国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出发考虑,要有内在逻辑。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指出,如果说美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出发点是基于劳动力高成本,而对于中国来说,考虑的基点就不是高的劳动力成本,而是要能解决大量的劳动就业。基点不同,大家的转型方向和战略选择也不同,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解放日报》6.22 杨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