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把底层上访者当兄弟姐妹的草根学者,一个嫉恶如仇敢怒骂官员敢拂袖而去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奔波于田野乡间,徜徉于高校讲堂,点拨迷津于各地官员课堂;他以微博为私人媒体,关注着全国各地底层百姓的困苦。
“黑人”经历令他关注底层
于建嵘曾经是“黑人”。
他父亲年轻时曾参加过游击队,“文革”时,被定性为“土匪”,从此不再安排工作,还把于建嵘的母亲赶到了农村。在农村无法生活下去,母亲只好带着姐弟二人流落到城里,于建嵘成了“黑人”:没有户口。一家人没有居住的房子,也没有饭票布票。当时的家当就是一辆板车,板车上放着一口锅、两床被子。
难以磨灭的“黑人”经历,让他对底层人的生活和权益保护有了更多的关注。他说,有一次在广东公开演讲,有听众问: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不应站在底层立场说话,你应代表自己的阶层说话。他指着台下一个快六十岁的妇女说:“她是我的亲姐姐,在湖南下岗了,现在来广东当保姆,她是从报纸上看到我来演讲,求东家给了3个小时假来见我的,这就是我的阶级,我帮自己的亲人说几句话也错了?”
“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中国”
1979年,他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好与人讨论“中国怎样改革”之类的问题;毕业后做了记者,1987年离职当刑辩律师;1997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的博士生,他选择了“乡村政治”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他一头扎进乡村,做田野调查。他沿着毛泽东上世纪20年代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走过的路线进行广泛的农村考察,并选择了湖南省第一个农民协会发源地的村庄作为调查点。
经过一年田间地头的调查,于建嵘说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中国”,根据这些他写成博士论文《岳村政治》,一经商务印书馆出版,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诸多报刊及学术网站纷纷刊出评论文章,有学者还认为,以实证研究为指向的《岳村政治》开风气之先,由此,引出学界关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华师风格”和“华师学派”。
于建嵘现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住在北京城东的画家村宋庄小堡。这里是他生活交友的地方,还是他接待全国各地求助访民的地方。
近年来,除了接待上访者、做调查,于建嵘一直忙着的另外一件事就是给官员们上课。上至部委官员,下到乡村党委书记,他都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
“我是把我了解的底层的情况告诉这些官员,充当官员们和底层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他告诉记者,多数时候,官员们会对他讲的内容有所认同。
“你们如果这样把信访公民拘留、劳教、判刑,会有报应的!”于建嵘上课时也骂官员。去年10月10日,他到江西南昌给所有的公安局长讲课,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安局长中却有人站起来鼓掌,一位公安局长给他发短信表示感谢,因为他的理论指导,该局长的辖区群体性事件已呈大幅下降趋势,局长再也不感到痛苦和压抑了。
微博问政,坚守底层立场
于建嵘开微博才3个月,粉丝已经超过25万人。
“微博就是我的私人媒体。”他认为,网络的影响力确实越来越大,即使在传统媒体上发表了相关言论,也并不一定会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反而是微博,能够迅速地引起网民的注意。“以前,往往是我们跟着媒体走,根据媒体对社会的关注点来发表言论。现在有了微博这些网络工具,有时候甚至可以引导媒体。”
于建嵘正在微博上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年12月29日启动的“让失屋农民过冬”活动:凡经网友认定在最近三年被强拆而失屋无处安身的农民,将给其寄去一千至二千元过冬费。经费由私人或企业赞助,拒绝学生和工薪人士捐款,爱心人士可直接与受捐人联系。
到1月9日,他已发布了第11个救助动态。
北京晚报采访了收到捐赠的农民,该农民的一句新年愿望,让于建嵘很感动,她说:“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读好书,都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我新年最大的愿望”。
(《羊城晚报》1.15 田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