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高科技”保暖内衣功效是否神奇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25日   03 版)

        漫步各大商场和超市的暖衣销售区,各个品牌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暖衣。色拉姆、outlast空调纤维、36.4度恒温面料、依克丝、竹炭、莫代尔……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名称令人目不暇接,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对商家所宣传的新材质一头雾水。

        “这些名词或为商品、面料名称,或为不规范非标准的命名,虽然听起来五花八门,其实它们仍属于化学纤维的范畴。”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高级工程师于坤说:“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纺织纤维新产品的开发,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赋予保暖内衣一些附加的保健功能,但消费者必须认识到,保温率才是评判保暖内衣质量好坏的最重要指标。”

        “根据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要称为保暖内衣,其保温率必须达到30%以上,透气率、透湿量也必须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于坤进一步解答。

        对于目前市场上炒得最火的保暖内衣的“发热功能”,即声称因添加某种发热纤维而使暖衣自身能够散发一定热量,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曾联合发布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轻信商家的过度宣传,过分迷信和推崇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在选购“发热内衣”时可依据暂行的附加在暖衣上的黄底黑字“发热内衣”标识来鉴别,凡加贴此标识的产品,其生产厂家都需按照“发热纤维发热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的标准设计制造。

        对于一些消费者热衷选购的保健功能性暖衣,针工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保健功能纺织品的行业标准一直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抗菌、塑身、远红外等一些功能纺织品的行业标准,消费者选购时可以请商家出示相关报告,不可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为“概念炒作”买单。

        (《科技日报》12.14 马苏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