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生活·爱相随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1月01日 星期四

    糖精源于“饭前不洗手”

    《 书摘 》( 2015年01月01日)

        很多廉价的甜味零食,都会用糖精来模拟甜味。它的发明源于一个俄国人“饭前不洗手”的经历。1879年的一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俄国化学教授康斯坦丁·法利德别尔格正忙于一项化学实验,却突然想起夫人在家备好了晚饭,便匆忙往回赶。这天,他发现自己吃下的牛排和沙拉都带上了奇怪的甜味,在确认夫人并未放糖之后,他猛然悟到这甜味很可能来自他做实验记录用的铅笔:铅笔沾上了试剂,继而又通过他握笔的手,沾到了餐具和食物上!

        想到这里,法利德别尔格匆匆吃完晚饭,回到实验室检查当天所用的试剂,最终发现甜味来自一种叫邻磺酰苯酰亚胺钠的化学物质,这也就是今天人们熟悉的“糖精”。

        ——摘自2014年12月8日《科技生活》周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