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屋·征文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4年10月01日 星期三

    书,让我成长的灵魂更加丰满

    《 书摘 》( 2014年10月01日)

        童年时,与祖父母住在乡间,粗茶淡饭地养着,白天摸鱼、捉蜻蜓,夜晚便摘上一篮星星枕着入眠。与自然交融的日子,读书上也不肯多用心。只记得曾有几回在祖父的书柜前悄悄踮起脚尖,抽出一本《红楼梦》来翻。“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弱柳扶风的仪态,在稚嫩的心中烙下对“美”朦胧的定义;“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痴儿怨女的万种情思蛛丝样在心头织网……浮于字里行间的人物生动而跃然。华美的辞藻读到口齿噙香,悄然引领童年的我迈向前方。灵魂,乍起微澜。

        时光是不断拔节的枝叶。几年过去,再读《红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那一声似贬实褒的意味才渐渐嚼了出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那字字血泪,声声凄婉的哀叹,原不止是自由爱情不可得时闺中少女的愁思,更是家族衰亡的血泪,理想沉沦的哀叹。眼前暗夜沉沉,在黑暗中幽微有光的,却正是“潦倒不通世务”的憨顽,“世务”的不通,恰是人性在世俗枷锁下觉醒的灵窍顿开。

        时光漫漫,书,是生命河流中的轻舟,托载着思想遍越重山。

        后来,开始读鲁迅,拨开语言的包裹感触思想的力量。深入骨髓的文字,让我听到穿透黑暗的呐喊,恍惚见到卑躬的国人在那呼喊声中渐渐直起了脊梁。无数无视时代苦难的得意者的笑脸,在滚滚历史浪潮中湮没,执文字之枪踽踽独行的思想者,却塑成今日国人心头一尊高耸的雕塑。

        此时的书,是觉醒者的反叛,是灵魂的激浪飞跃。

        翻开泛黄的扉页,《文化苦旅》四个字烫下郑重的印记。一本书,就是十年的探索;一本书,更是数十年不绝的叹息。执此一卷,恍若化作一位吟游诗人,潇洒游走于天地苍穹之间。余秋雨写道:“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五千年的历史,给厚重的文化一个坚实的背景,而五千年的文化,更是人文精神厚重的依托。历代文人,从不吝啬对大好河山的溢美之词。个人,家国,诗文,紧紧捆绑在宿命之中。体贴了山水,心则熨帖着大地。于是便有了《赤壁赋》,有了《醉翁亭记》,有了这本沉重的《文化苦旅》。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如今,我的手侧是一本《飞鸟集》。闲来翻开某一页,智者的思索、生命的追问,一次次传来灵魂的回声。

        “上帝的静默使人的思想成熟而为语言。”从人到人性,从心到灵魂,从言语到静默,从表面到思想,不过寥寥几语,疏疏数行。文字泉涌于思想,而思想使人静默;文字书写于黑暗,而黑暗向往光明。文字堆砌成书,而书并不只叙说文字。

        漫漫时光,喜悦、痛哭,无数次在真实的生活寻求安逸,在书中沉溺于深刻的痛;无数次,在书中体味文字的温度,面对现实,拥抱饱和的寒冷。

        书,让成长中的灵魂更加丰满,更加立体,有了侧面,有了背影。思想辗转,灵魂重新皈依于平静。此时的静,却是静水流深,善容万物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