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孔孟之道,被宣传为“人生指南”,而那些选过这门课的学生也纷纷表示教授没有骗人。外国教授的讲解,让我们想到了我们备受争议的于丹老师。
当中国学生忙着在微博上引用康德、叔本华和尼采来炫耀自己的学识丰富时,哈佛学生正在学习孔孟老庄。
在哈佛,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课程是经济学基础,然后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第三名,就是迈克尔·普埃特教授开设的古典中国道德与政治体系。这门关于古代中国哲学的课程,每年有超过700名学生选修。
普埃特要求学生们课下阅读《论语》、《孟子》和《道德经》等著作——当然是英文版,能读中文原版的更好。而他在课堂上,则会将那些晦涩的表达转换成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能够理解的思想:一些小的善举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所以不要吝啬感谢和笑容,如果开门时背后有人,别忘记多扶一下门,这些事情最终会让你成为一个高尚而有影响力的人;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光考虑逻辑和利益,要用心去做决定,等等。
这门课被宣传为“能够改变你人生的课程”,而那些选过这门课的学生也纷纷表示教授没有骗人,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孔孟之道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实用指南,也理解了该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构建一个更璀璨的人生以及如何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普埃特解释说:“这是因为现代美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相似。社会背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人际关系日益冷漠,个人主义也呈崛起势头。在这样的社会中,中国古代先哲关于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和谐进行了百花齐放的论述,而他们试图解答的困惑,与如今美国青年所面临的困惑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于是当时各个流派的学说放在现代美国也是很有意义的。”
尽管普埃特的课程只是将孔孟之道当做“人生指南”的兴趣班,但专门报道学院、大学和学生事务的《高等教育纪事报》刊发的文章表示,中国古代哲学在全美高等教育界都有升温趋势。杜克大学、迈阿密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等学府都有教授进行专门研究,部分学府不定期针对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并不排除在未来成为常设课程。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哲学专业毕业生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市场,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者却能够相对容易地在美国大学里谋求一个教职。
哈佛一直都有着出色的汉学项目,不论文学、历史还是哲学,皆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更不用说,哈佛校园里还有一个半独立的燕京学社,自192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乃至东亚文化。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名校亦有汉学课程,主要以文学为主。不过,中国古代哲学在英国就远没有那么受欢迎——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忙着研究印度古典哲学去了。
(摘自《壹读》2013年第20期)
(本版编辑 石佳 联系电话:010-6707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