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案与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2013年初,印度女性被强奸、轮奸的系列报道,充斥着全世界媒体的版面。恰逢此时,我和家人到印度旅行。听说我们要去印度,不断有人告诫:注意安全,一家人一起走,不要分开。
而事实上,印度应该没有那么恐怖。
在孟买和南方,单身女人还是挺安全的;但是在北方,却可能不安全。有中国女性游客在孟买住了半个月,没遇到任何性骚扰,但到了北方,一周内却遇到过数次。
印度北方的心态和文化认为,女人就是猎物,单身行走的女人不正经!听起来这观念仿佛穿越时代了。
强奸在印度确实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联合国印度人权工作组发布的《2012年状况报告》指出,印度每小时有两名妇女被强奸,每6个小时有1名已婚妇女被殴打致死,或被焚烧或被迫自杀。何以如此?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父权制度、种姓制度、宗教影响。
在印度,妇女的地位非常低。妇女没有财产。女性即使被许可入学读书了,也要和男子分开,特别是青春期的女性,不能接受男教师的教育。印度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中,仍然认为女性应该是在家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而不应该出来工作,甚至不应该出现在大街上。
在斋浦尔这样的省会城市,路上行人绝大多数是男性,据说平均九个男人一个女人。我一路观察,女人的比例甚至会比1/10还要更少一些。在斋浦尔,路上几乎看不到公共厕所,只有几处小便池。有的是完全向街上敞开的,男人一字排开在那里小便,还有几处是建半堵墙挡一下,但墙非常矮小,小便过程仍然完整可见。或换言之,仿佛整个街就是一个男人的世界。
但是到了德里,情况便有很大不同了,街上女性非常多,单独在街上行走的年轻美貌女性也非常多,没办法再算男女比例了。
除性别的控制外,还有种姓的控制。印度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印度有一个闻名的“妓女村”,它是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一个小村庄,那儿生活着“Nats”种姓的人们。这个种姓的女人们原来都是为封建领主跳舞的。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废除,这里的女人们也失去了生活的资助者,只能以卖性为生,并以此养活着家里的男人,一代又是一代。村里的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做这样的生意,而男孩子则负责拉皮条。
性别不平等的父权制度,与印度独特的种姓制度相结合,使得农村妇女、穷人、文盲和贫困阶层的女性承受着最严重的冲击。强奸经常被当做一种征服贱民妇女的政治和社会工具。对贱民妇女施加性暴力是强制执行贱民地位的一种制度方式。在这样的文化中,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就养成了一种施暴女人的特权意识。
此外,印度的宗教文化是支持享受性爱的。在印度教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描述的情景中,绑架女人似乎是刹帝利种姓求爱的标准模式,神就允许这些性骚扰行为。前印度总统宰尔辛格曾在演讲中说女人是享受的对象。这也就不奇怪,对女性使用暴力成为男性显示阳刚之气的重要途径。
直到今天,在印度的一些神庙中仍然有妓女。为了不养活女孩子,印度一些低种姓和贫苦人家,在女儿年满10岁时便将她们送到神庙中,奉献给神,为本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祷告。而进入青春期后她们就要被寺庙通过一种秘密仪式嫁给神庙的神,与寺庙的僧侣或者长老同房,终生成为庙奴或者庙妓。来神庙拜祭的人只要给神庙出钱就可以与这些女孩子交媾,她们便可以为寺庙赚钱。这些妓女在世时常参加寺庙的各种仪式,在特殊情况下,她们也为神事活动歌舞。在印度人的理念中,与寺庙妓女的性交不仅是为了乐欲,而且也是为了敬神。这些女人把自己当做所伺候的神的娘子,因而她们并不受公众的指责。
印度有禁止对妇女施暴的法律,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并不认可这一点。有调查显示,65%的印度受访人认为妇女该打。即使是反对强奸的人,也会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建议,如有人提出应该降低女性结婚年龄,有人建议应该嫁给强奸犯,还有人劝告说不要抵抗而要求饶。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在一个国家和社会里,法律对人基本权利的认可,有时候并不等于某个群体的基本人权就获得了保障,而这个社会中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要的因素。但法律对促进社会主流文化的改良和进步是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和导向意义的。
比如,强奸案本来在印度司空见惯,可为什么这次如此轰动呢?在笔者看来,这是印度社会在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场爆发。
性爱神庙:纵欲与禁欲
印度的宗教传统主要有印度教和佛教。佛教一般比印度教更强调禁欲主义,但并非各个教派、各个时期都是这样。印度教本身不同教派中性观念也大相径庭,有的主张禁欲,但更多的主张纵欲。
印度教中有一个性力派,认为性爱是神圣的,要用全身心去追逐。他们的一种修行方法就是男女性交,在极致的欢乐中融为一体,借此体验个人灵魂与宇宙合一的状态。甚至有教派认为,通过性交可以使男女变成一对男女神。此时,性交并非取乐,而是借助性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史诗中记载,印度的母亲河恒河便是大神湿婆与伴侣的一次长达100年的性爱之后,喷出的精液而成。直到今天,印度教徒仍然在朝拜湿婆勃起的阴茎——林伽。标准的林伽像是一根立柱坐落在一个约尼上,约尼则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这样的价值观自然影响到了从国王到普通印度人的性生活。
了解印度的性,不可不去克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这是印度性与宗教结合的最佳典范。85座神庙,现在有25座保存着。神庙都是基座加塔身,装饰着精美的浮雕,造型生动,主题是妇女与性爱。这些形态各异的男女神像数也精不清,曾有人不相信数不清,努力逐层数,结果都是半途而废。
雕塑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各种姿势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对男女性交,有的则一大群人群交。性交方式,也是各种姿势用尽,还有口交、肛交,人兽交等等。男人与母马,女人与野兽,四男对一女,三女对一男……各种组合。密密层层的裸体形象,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反映了古印度人形形色色的性生活方式。
这些雕像的存在,显示出当时印度人性观念中,性不是一种隐私行为,不需要秘而不宣。相反,性是自然的、幸福快乐的,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些神庙在16世纪失去了重要性,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印度许多庙宇被毁。但是,克久拉霍因为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使这些神庙躲过一劫。在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之后,印度公众的性观念已经变得多元。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时期印度分别受穆斯林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统治,这两种外来文化对印度都有甚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较保守,而英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同化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精英,向他们灌输维多利亚思想。1947年印度独立后,西方性文化观仍然影响着印度,印度人的性也就变得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一些印度人提倡禁欲,甚至很多印度男性三四十岁以后就彻底禁欲了,伟大的圣雄甘地37岁那年断然立誓禁欲,此后一直没有性生活。印度前总理德赛在81岁时自我夸耀说,他自33岁就没有过性生活了。
以禁欲派的价值观,不难理解克久拉霍性爱雕像是难以被接受的。甘地便认为这些庙宇非常令人讨厌,并让一群希望毁坏庙宇外墙的人去清除这些“下流而尴尬的雕塑”。为此,泰戈尔写信给甘地,解释这些雕塑都是国家的瑰宝,不能任由部分人因对于祖先是“食性之人”而感到不舒服,就去傲慢地破坏。幸好,甘地听从了泰戈尔的建议,我们才能够看到今天这个性爱庙群。
(摘自《社会学家茶座·47》,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定价:18.00元)
(本版编辑 石佳 联系电话:010-6707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