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思想·历史课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礼制与做人

    胡兰成 《 书摘 》( 2013年10月01日)

        古人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都行一种仪式,是成人了。成人是身体上已长成了,精神上也已晓得做人的道理了,而且是有能力可以成家立业了。

        古人教青年对于身体是一种修行。孔子说思无邪,孟子说志帅气,气帅体,如五四运动时代的青年男女就清扬、贵气、不作兴下流。冠礼,是男子初次主祭,笄礼,是女子初次主祭,来到神前与祖宗前的是活泼谨慎之身,像出水新荷,菡萏要开时的志气。

        第二讲晓得做人的道理与成学。以前的人,不论男女,亦不论识字不识字,都知道有个天理人情,人世要讲三纲五常,有个礼义廉耻,所以男子到了二十,女子到了十五,宇宙观与人生观都已有了安定。中国文明的道德就是这样单纯而广大,自君子至匹夫匹妇都普遍可以懂得,成为统一的生活样式。  

        第三讲风貌。男子到了二十岁,女子到了十五岁,就都有大人的风格。无论学哪一行,皆要你于无教处感而知之。而且学无论哪一行,都是一个完全,如木匠窑匠的学徒要扫地捧茶敬师敬来客,虽一艺亦是成于世事的全面,所以学会了制器,制的一几一瓶皆有人世之思。因为中国文明是一统的,所以木匠窑匠二十岁出师,便有质朴而深广的人格。女子亦即使是小户人家的,及笄之年她身上便有了人世深稳的风姿。这样就不讲个人的志气,亦庶民皆生在民族的志气里。

        (摘自《中国的礼乐风景》,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2月版,定价:2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