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评·闻香识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好书榜·第七辑

    《 书摘 》( 2013年10月01日)

        《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独具的智性美文,在书信、日记、文献里,跟随巴金、曹禺、萧乾、胡风、丁玲等文化老人的身影,穿越上世纪80年代,别样品读中国文学的那段历史……这些文化老人,从“五四”走来,从30年代走来,与我们一同走进80年代。然后,他们渐行渐远 ,身影从此消失。80年代的记忆中却不能没有他们:没有那些旋转不定的苍老身影,80年代不会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没有那些高低起伏明暗互现的声音,80年代也不会浑然而成一曲历史交响……

        作者:李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身边的江湖》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收纳了作者停止网络更新后的全部叙事散文。在书稿中,作者以他特有的笔触,描写了狱友黎爷、社会政治运动中起伏的老谭、具有革命理想的表哥,以这些大背景下、动荡年代的小人物命运为切入点,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不能轻易被忘记的伤痛。除此以外,野夫进一步扩大视野,探讨当代教育中的缺失、台湾中仍然保留下来的“民国”范儿,以一枝孤笔写就在你我身边的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作者:郑世平(土家野夫)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叶氏一生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执著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做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读者当可从其经历中读出传统文化与当下个体生命之间的深层互动,亦可从其与顾随、台静农、周汝昌等大量知名人士的唱和往来之间品出一番风趣。

        作者:叶嘉莹 口述  张候萍 撰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似是故书来》

        作为《上海书评》五周年的书话文章精选,本书收录了与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作品,有关于读书的,如吴亮的《谈七十年代的“地下”阅读》,王强的《在阅读中谱写出他的一生》;有关于藏书的,如韦力的《谈古书收藏及行情变迁》,王强的《谈海外访书三十年》;有关于书店的,如马振骋的《“奥德翁尼亚”的两家书店》,陈丹丹的《时光机中的哈佛书店》;有关于旧书的,如傅月庵的《谈台湾旧书业》,陈子善的《新文学旧书三十年》。 

        作者:董桥 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是对创作者们的生活和心思进行解读的一本书。作者像老饕给朋友推销钟爱的馆子那样充满感情,并且大吼“谁说小馆子就不好吃了你们那是没尝到”。 

        张佳玮,文字奇诡,为人也洒脱不羁,像极了魏晋名士。读他的书评影评,抑或是精巧小品文,只觉作者腹有诗书因而举重若轻,一切严肃沉重皆可拿来戏谑调笑又不失儒雅气度。 

        作者:张佳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万物皆有伤心处》

        王芳芳的文字有种英气,句子短,断语多,好比武艺高强人的匕首,飒然爽落。但这英气底里却有很缠绵的东西,羞于表露,而出之以爽朗。因了这一层辗转,滋味便尤为久长。 

        这个散文集子里面收录的是家常的,体己的,柔软的东西——当然底子还是“硬功夫”,这位女侠,随便打翻一碗茶都是唐风宋雨。

        作者:王芳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