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面孔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马英九的军事幕僚

    李建伟 《 书摘 》( 2013年10月01日)

        马英九主政后,在台军人事任用上,基本回归早年以军种轮替、依照伦理的传统用人模式,因此并无太多的特殊和争议,上台两年多来,台军高层人事相对稳定。

        “国防部长”高华柱

        2009年8月的一场水灾,导致岛内“内阁”总辞,“国防部长”也因此易人,被媒体公开点名批评的陈肇敏下台,由当年在“9·21大地震”救灾中出尽风头的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华柱接任。    

        马英九考虑接替“国防部长”人选时,应有几项条件:一是有能力在马英九当局声望低落时维持军心稳定;二是符合日后当局在救灾和重建的能力需求;三是兼顾马英九重视的军中人事制度和伦理。在马英九当局声望低落时,新的人事调整幅度越小越好,这样才能维持军心稳定。例如只换“国防部长”1人,而且在军中有足够资历,让军中其他人事暂时维持不动,军心就相对稳定。要具备此条件,就必须是退役老将。其次,在执行救灾任务上,陆军比较有经验,加上此任“国防部长”陈肇敏是空军出身,前任李杰是海军出身。因此,陆军出身的退役将领接任的可能性比较高。同时,顾及军中人事制度和伦理,包括参谋总长林镇夷、“国防部”军备副部长赵世璋,甚至多名副参谋总长和军种司令,都接任现职还不到1年,若此时配合“国防部长”异动而全数调整,恐怕也不符合马英九坚持的一任2年的军中惯例。

        从这几项条件看来,高华柱接“国防部长”可能性颇高。  

        高华柱1946年10月2日出生,山东即墨人,其父亲是抗日名将高芳先。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往台湾时,高芳先带领号称“崂山之狮”的91师官兵及眷属,一路辗转到了彰化八卦山下的中兴庄定居。幼年的高华柱也随父亲的部队来台。虽然高芳先父子住在台中,但仍与彰化中兴庄的眷户乡亲维系着紧密情感,逢年过节都会来相聚。高华柱在十军团司令及“退辅会主委”任内,常回眷村探望乡亲。荣民得知老师长的儿子当上“国防部长”,都说真是“将门虎子”。

        过去在军中最高只担任联勤司令,又两度出任“退辅会主委”的高华柱,最后得以入主“国防部”掌兵符,可说是巧遇天时地利与人和。高华柱也是继蒋经国与前“国防部长”郑为元之后,近二十年来担任“退辅会主委”还能出任“国防部长”的第一人。过去担任“退辅会主委”的退役将领,除蒋经国特殊背景,通常不会有机会再回军中,更别说高升“国防部长”一职。

        人高马大的高华柱是台陆军的传奇人物,多年军旅生涯,加上高大身材,站在当局的“部会首长”中显得鹤立鸡群。当年坠机时,摔成重伤的高华柱不顾自身安危,硬是将于豪章拖出机舱,救了于豪章一命。此后高受到重用,一路爬升。后经参谋总长罗本立提拔,调任参谋本部后勤次长。任内与汤曜明共处八九个月,但因两人个性不合,不受汤曜明的赏识,一度很失落。这与高华柱个性孤傲,敢于与上级抗争,不恤下情,骂起人来不留口德有很大的关系。1991年,高华柱因其所在师参加地面部队年度射击竞赛不及格,受到陆军总部处分。

        尽管如此,台军高层仍然认为,高华柱个性刚毅果断,做事积极进取,从军后无不兢兢业业,戮力从公,绩效卓著。尤其在出任陆军副总司令与联合作战训练暨准则发展室主任期间,在人才培育、部队训练、后勤发展、三军联合作战等多项战备整备工作上,高所展现出来的领导才能与决策能力,被称为“有官威和魄力的将领”。

        参谋总长林镇夷

        2009年2月2日,马英九核定主政以来台军最高级将领人事调整,“国防部”副部长林镇夷出任参谋总长并晋升一级上将,相关人事命令于2月5日生效。

        林镇夷在海军的升迁,首先是来自前任海军总司令伍世文的提拔。林镇夷任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时,伍世文是海军军官学校校长。而后随着伍世文的升迁,林镇夷的政治行情也水涨船高。这中间,曾经传出林镇夷的许多笑话。林镇夷胆小怕事,把人事署搞成高级文书班,对人事呈报,坚持一案四报,一切等待上面定夺,自己从不擅自决断。因此,也就不存在承担任何责任的问题。

        林镇夷的治军能力在军中评价并不高,在任海军舰队司令时,安排陈水扁观看试射鱼雷,因鱼雷保养不当,出现两度脱靶窘况,其间鱼雷冲上海岸,成了台军近五十年来最大的笑话。有一次,陈水扁到舰队司令部视察并搭乘潜艇出海,按军中惯例,潜艇出海有一套非常严密的作业规范,出海前一定要到海军医院检查体能状况。按理,作为舰队司令的林镇夷身为单位主官,应劝陈水扁先体检再出海,以免发生突发状况。然而,林镇夷却不敢出面劝阻,而是在随行出海期间不时默默地祈祷,待返航上岸早已惊出一身冷汗。为了这次陈水扁出海,林镇夷先后忙了半个多月,几乎天天听整建报告,就连营区、码头的整洁工作他都不放过,甚至是每天要坐车逛一圈码头,看看还有什么该做的事要处理,结果把自己累得血压升高。

        追随林镇夷多年的部属认为,林镇夷的性格低调、不多话,也不吸烟不喝酒。林镇夷平时勤跑基层相当敬业,只要想到重要的事,就会立刻到基层访视,对基层了解相当深入。林镇夷不喜欢与“立法院”及媒体打交道,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时,遇到“立法院”通知列席备询,他总是指派其他资浅副总长代替列席,让“立委”对其评价不高。

        陆军司令杨天啸

        杨天啸,安徽宿县人,1950年出生。2008年,因“达震案”引发台军高层大换血,金门防卫司令部指挥官杨天啸接任总政战局长,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    

        杨天啸接任总政战局长后,要求政战系统人员要秉持努力不懈的工作精神,任何工作都要事先规划、准备,并考虑周到,面对问题与各种事件发生时,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妥善解决与承担责任,使政战工作成为台军建军备战最稳定的后盾。

        在出任陆军司令前的媒体记者会上,杨天啸宣称,他要感谢所有长官的提携,对媒体记者的忠实报道和建言,他也表示感谢,未来就任新职后,他希望能继续和媒体保持良性互动,让工作顺利推展。针对推动中的全募兵制,杨天啸称,募兵制是既定的政策,应该全力配合,已经有很完善的规划,他在到任新职后,一定会尽全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杨天啸相当谦虚,最大的特色就是劝人“心存善念”。看到有军官训斥部属,杨天啸总会说,要求下属也要求了,骂也骂过了,接下来要多鼓励,不能只骂不鼓励。杨天啸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军官发怒,很委婉地劝她不要生气,要心存善念,让这名女军官印象深刻。杨天啸办公室主任称,杨天啸是一位非常有爱心、耐心的长官,从没见他动过怒,更没有见过他骂过人。

        (摘自《从“国军”到“台军”》,华艺出版社出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