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城记·生活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香港: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赵晗 《 书摘 》( 2013年07月01日)

        提要:我梳着马尾辫,身穿最喜欢的白色上衣和红色短裤,兴奋地坐上了南下的飞机。人生第一次,只身一人,告别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北京,去一个叫“香港”的地方求学。梦想开启,这是一次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第一次晚餐

        认识一个地方,往往从食物和语言入手。到港的第一天,我在何东夫人纪念堂暂时落脚。还记得坐在何东下面的何添饭堂,看着贴在墙上的一道道菜的图片,看着手中五颜六色的菜单,我感到一阵迷茫。这究竟是什么配搭呢?我这个吃面食长大的北京姑娘,来到了美食之都香港,过去关于美食的经验和概念顿时全都派不上用场。若是去西安、宁夏或是哈尔滨,点菜时我仍旧得心应手;但是在香港,我看不懂菜单,虽然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却不知所云,比如“果占多土”( jam toast)、“士多啤梨”(strawberry)、“炒贵刁”、“公仔面”……

        看来看去还是不知道叫什么,可是肚子已经咕咕作响。想到这是我人生中在香港吃的第一顿饭,不由升起一种仪式感。我选了个最有把握的——“鲜茄牛肉蛋饭”,盛惠港币二十八元,对于吃惯了清华几块钱一份晚饭的我来说,价值不菲。选这道菜看上去很保险,可背后还是有“尝鲜”的动机。我理解中的“鲜茄”,就是“新鲜的茄子”。我暗自佩服港人“鲜茄”这一提法,表明不是茄子干,而是紫里透黑的新鲜茄子!第二,茄子、牛肉和蛋组成的配搭,太新颖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三个东西放在一起的菜呢!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红黄相间的东西,怎样看也不是茄子!我叫住了他,用普通话跟他说:“我要的是鲜茄牛肉蛋饭。”他用蹩脚的普通话回答:“就是这个啊。”我说:“可是我要的是茄子,不是西红柿。”他摇头表示听不懂,只扔下一句:“这个就是你点的啦!”我感到非常沮丧,但我马上顿悟,也许香港人管“西红柿”叫做“鲜茄”?北方人很少单独用“茄”字。要么是茄子,要么是番茄。而番茄,更多是叫“西红柿”。“鲜茄”是什么,是我在香港的第一顿晚餐中学会的。这道“鲜茄牛肉蛋饭”,用北京话说就是“西红柿牛肉炒鸡蛋饭”。

        南北方的差异

        之一:咳嗽该喝什么?

        曾有一个香港朋友疑惑地问我:“南北方人有差异吗?”我想,有时候双方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仿佛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然而我相信,差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慢慢融合和重建。有交流,才健康。

        谈到南北饮食的差异,我想从咳嗽喝什么说起。有一次我咳嗽得很厉害,在办公室不能自已,咳无止境。

        【情景1.如果我在北京,同事会说什么呢?】

        也许是:“哟,你别得了甲流吧,回头给我们都传染了。快回家喝点儿萝卜水、梨水!”

        【情景2.在香港的办公室里,同事会说什么?】

        “哇你咳得猴腮累啊(“猴腮累”是“好犀利”的普通话发音)。饮多D汤啦。返去试下煲鳄鱼肉汤!”

        我的妈呀,煲鳄鱼肉汤?对付咳嗽我只知道喝梨水、萝卜水,怎么也想不到在香港取而代之的是鳄鱼肉汤。后来我查了查,敢情鳄鱼肉真对哮喘、咳嗽等有疗效。你说他们这些智慧是从何而来呢?

        广东人对于吃的研究就是博大精深,令俺们北方人望尘莫及。俺们北方人都是喝滚汤的,人家广东人却要煲老火汤。如果你来香港游玩,千万别错过这里的汤水。五花八门的放什么都有,但喝久了,就会发现食材是固定配搭的。比如章鱼莲藕猪骨汤、西洋菜花生猪骨汤、粉葛鲮鱼赤小豆汤……就拿这章鱼莲藕猪骨汤说吧,我是生生不明白,起初这些是怎么放一块儿堆儿了呢(“一块儿堆儿”是北京话“一起”的意思)?广东人又怎么知道这样配合好呢?——既补气,又滋润,还健骨?   

        之二:甜与咸

        什么时候该甜,什么时候该咸,你分得清吗?对于我这个在香港混迹多年的北京人来说,怕是分不太清了。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香港人嘲笑北京的豆腐花居然是咸的,心里颇为不爽。我很有礼貌地告诉她,北京那个叫豆腐脑,浇上去的是卤汁,必须咸的才好吃!她埋怨说,她费了很多劲去习惯吃咸的豆腐花:我回复道,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时间习惯吃香港甜的豆腐脑!说真的,第一次吃甜豆腐花的时候,我差点吐出来……

        北方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豆腐脑要做成甜的!南方人同样无法接受,为什么豆腐花居然是咸的?

        之三:米脑袋还是面脑袋?

        北角有一家面馆,我初尝就觉得不俗,心想:“一定要带西安朋友撒拉来尝尝!”撒拉从西安来香港念博士。有一天我拉着她去吃,我洋洋得意地想,你看,我发现了宝地吧。撒拉吃了一口,却说:“这面实在不咋地。”我很惊诧,她继续道:“没醒过。”我暗自佩服,西安人就是厉害,整个儿一面脑袋,连醒过了没有都吃得出来。我嘴里却说:“你太挑剔了,在香港能吃这种面已经很不错啦,哈哈。”

        结账后,撒拉又评论:“你看他那小工作台,根本没有地方发面……”我的嘴算是相当刁,原来也不及撒拉。 

        我在香港遍尝各种美食,但仍旧感到空虚,这种空虚只有北方的面食才能满足。之前接待一对北大的才子佳人,我问他们吃得如何,才子说:“云吞面难吃死了,有一股尿味儿!”才子这形容让爱吃云吞面的我听了真是别扭。父母来香港,也特别不待见这里的面食。在香港,我们可是吃了不少好东西,但我爸跟我念叨了好几回我家楼下有卖大馒头的,他说忘了在哪儿,找不着。他怎么在香港还老念着这馒头呢?就在他们回北京之前,我赶紧去楼下给他买了俩,虽然他们很快就可以吃上北京馒头,但也让他们尝尝香港馒头的味道吧!后来我自己也禁不住诱惑买了一个热腾腾的,这个跟北京馒头大有差别的面团,却带给了我久违的幸福,我一吃就停不住了。  

        有趣的校服

        刚来香港的时候,看见许多中学的名字经常是圣什么圣什么,宗教色彩浓厚,感到非常稀奇。还记得一位没有信仰经历的内地同学曾对我说,香港有一所中学的名字很恐怖,叫什么“宝血”。香港学校的名字,相比起内地常用的“红星”、“红旗”、“腾飞”或是纯粹按数字排序起名,实在是两种思维模式。

        提到学校,就不能不谈谈校服。香港的校服看上去都很赏心悦目。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款式设计,都那么得体,既有学生的文雅,又有青春的朝气。最常见的校服款式是上身浅色衬衫、领带、深色毛衫,女生下身是深色或格子短裙、灰色或白色高筒袜,黑皮鞋;而男生则穿深色长裤。有些校服的款式还真特别,我曾见过女生穿类似旗袍的校服哩!

        相比之下,内地的校服设计则太实用了—— 一式一样的运动服,少有款式和设计,通常是两种颜色搭配,一种颜色打底,另一种反差较大的颜色印在袖子中部,有的甚至很难看。我有时异想天开,想借一套香港女学生的校服穿穿,再梳起两个小辫子,缅怀我的“那些年”……

        我观察到一个怪现象:香港女学生在冬天尽管上身穿得很多,下身仍旧是制服短裙、深色高筒袜,裙子和袜子之间仍旧是白皙的小腿,那白是冻出来的惨白。这种上厚下薄的穿法叫来自北京的我啧啧称奇,难道上身充分保暖全身就不会冷吗?这有违我一贯以来的保暖常识。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经不住好奇,模仿起香港女学生的穿法,上身穿羽绒,下身套上短裙,露出小腿。结果,我一出门就冻得瑟瑟发抖,得马上回家脱去短裙,穿上秋裤,再套一条裤子。

        后来妈妈在冬天来香港玩,看到女孩子这样的装扮,十分惊讶地问:“她这到底是冷还是热啊?”

        除了女学生的穿衣法,来自南亚穆斯林国家的妇女也丰富了我对穿衣的概念。她们的裹头巾真漂亮,在周日,地铁里攒动的人头中总有几块亮晶晶的头巾,像盛开的花朵。我也喜欢看印度妇女的衣饰,她们对于颜色和图案非常敏锐。每逢看到穿着传统服装的印度妇女,我都很激动:“天啊!惊艳!”我偷偷打量她们服装的纹路和色彩搭配,那些明快和极具反差的搭配,让我萌生许多穿衣的新理念和尝试。

        香港人最喜欢分享的10种照片

        一个网站登出了一篇非常搞笑的文章:《香港人最喜欢分享的10种照片》,非常真实,却也带着几分戏谑。每一张下面都用红色写着: “绝。不。是。炫。耀”。然后给出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遮掩这种炫耀。在Facebook这个生态圈中,香港人的确最喜欢分享这些照片:

        1.机场显示板,清楚显示了旅游的去向和航班号码    

        2.新相机、手机

        3.做伴娘或其他场合盛装出席的自拍照    

        4.演唱会或音乐会的门票

        5.马拉松编号    

        6.自家饭菜    

        7.手持单反相机半遮面的自拍照

        8.身体不适看医生后开的药    

        9.Starbucks(星巴克)杯子    

        10.三文鱼刺身

        其中,一些表现出人类在社交过程中共同的需求,然而,另一些也的确体现出香港充分浸淫在后现代消费主义中的城市特色。正如骆颍佳在《后现代拜物教》中对消费文化总结的那样,我们身处的社会,商品的周期越来越短,再也不是过去的福特模式。而商品的符号意义也超过它真正的实用价值。人们购买的再也不是一件耐用的商品,而是一种在符号意义系统中的生活方式。各式各样的广告充斥着公共空间,殊不知,这些广告兜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充满着欲望以及要快速满足欲望的生活方式。高速的消费社会也孕育了一个个的“欲望人”,其特点是以满足自己欲望为首要任务,“有感觉”成为了至上标准,有感觉做什么都行,怎样做都行,没感觉就立刻放弃,对他人和社会,越来越冷漠。而“消费社会”其实也是一个“now society”(此刻的社会),人们不再习惯等候,而是快速回应各种被消费社会所挑动的身体及情感欲望。在社交网站分享这10种照片并无可厚非,并不用较真。但倘若我们诚实地想想,我们似乎真的越来越自恋且欲望膨胀。

        (摘自《和精英价值说再见:一个清华女生的港漂双城记》,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版,定价:32.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