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抑而有度·原创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宋诗中的“中国梦”

    周笃文 《 书摘 》( 2013年07月01日)

        七百多年以前,在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的杭州,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爱国诗人郑思肖写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曰:

        力不胜于胆,逢人双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这是诗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诗写得很悲怆。大意是说,在这无力挽救亡国命运的时候,只有垂泪向人。心里萦回着强国之梦,脑子里叨念着《诗经》中的下泉之诗。离人较近的太阳还看得见,遥不可及的高天就无法去打听了。我天天朝着南方抗元的义军跪拜,希望他们能凯旋回来。《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作者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取。“思肖”,即思念赵宋之意。“所南”,表示以南为所。他画兰花,露其根而不画土,表示土地已被掠夺。诗中强烈地表现出遗民“麦秀”、“黍离”之悲情,是忠贞爱国的义士之悲歌。虽面对泰山压顶的危机,却仍保持坚贞不屈的斗志。这种极可宝贵的爱国情怀,正是中华民族愈挫愈勇,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源。它同刘琨于建兴五年(317)写给司马睿的《劝进表》所言“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之思路一脉相承,放射出万丈光芒。

        斗转星移,回黄转绿。经过百年苦难的考验,今天的中华民族,勇立潮头,奋发进取,已成为世界繁荣昌盛的发动机和世界和平安乐的保护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国梦”感到信心百倍,力量无穷。做一个中国人从来没有如此自信和豪迈。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16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