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都曾有过阅读书籍的经历,人一生集中读书的时间主要在学校里的学习阶段。诚然,它可认定是一种读书行为。但这种“读书”所持续的时间毕竟有限,只是每个人人生中的一个必要过程。那么,读书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笔者以为,广义的读书或者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所获得的是精神层面的感染和滋养。归根究底,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它既不需要别人强制要求,更不是某项已定的任务。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往往以诵读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位历史人名为能事。面对着各种名目繁多的“标准”,他们的思想在初始阶段便已经标准化了。事实上,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阅读,能否将个人的想法与观点较为清晰、准确地表述。读书的动力源自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和憧憬,是内心所涌动出的一股凝聚之力。也正是基于此,书只有“可读”,而没有“必读”,所读之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去选择。阅读的时间也大可不必拘于一格,闲暇之时捧上一本喜爱的散文集,细细地去品读如诗般而又蕴含哲理的语言,用心去感受文学的魅力,体悟智者的心灵。
有人觉得读书太有用,它可以升学、升职、拿学历、考级等等。抱有这种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现实中却比较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完全没有精神追求的“读书”,这一切只为了纯粹的物质目的。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励志、成功诸如此类的图书可谓琳琅满目,追逐世俗功利的作者、读者越多,这种书便越畅销。同时,也开始了这个时代的悲哀。
其实,读书就本质而言并不存在多少特殊意义,但当我们去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也许没有特别的收获,但内心已经发生了细微变化。就在这阅读之中,修养正在提高、情操正在陶冶、生活正在丰富、心智正在开启。从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书对人的影响往往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林语堂先生将读书理解为“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然而,物欲的满足并不能替代精神的享受。在此背景下与书结缘无疑是良好的契机,更是时代的需要,让人格外珍惜。书永远是人类最佳的良师,它会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只要肯去接近它。
读书既然是一个自发的事情,那么没有理由为他人而读或者读给他人看。因此,阅读就是出于对自我的负责。叔本华谈道:“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贵在去思考,去顿悟。读书与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中汲取精华所在,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自我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升华。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书容易,难得的是读一辈子的书,让书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