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微课堂(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
主题: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与SAT写作
主讲人:王悦,毕业于南开大学,有12年培训经验,教授过托福、雅思、SAT、GMAT、GRE等多门课程。
SA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出国这件事?
王悦
一个重要的问题:出国到底值不值得?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我的观点是,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干好了会成就孩子的一生;但如果干不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长的想法是:我花了钱,把孩子送出国,责任已经尽到了。出去以后怎样就靠孩子自己了。殊不知,把孩子送出国这件事本身可能就已经错了,因为有的孩子根本就不适合出国。包括有些留学中介,为了把学生送出国,过于包装学生的背景经历,甚至制造假的成绩单、推荐信等,这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我们一定要清楚,出国留学不等于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反过来讲,要想获得成功,也并非只有留学这一条路。
举个例子,在美国,外国留学生的总量大概是100万出头,中国学生最多,占到30万人。这30万人的毕业前景如何?我们了解到,美国移民局每年发的工作签的数量大概只有4万个。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从头干起,适应国内的环境。所以说,对待出国留学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
SA
有的专业很热门,但就业竞争很激烈;有的专业不好学,但相对容易在美国留下,我们该如何选择?
王悦
商科和金融,是受中国学生追捧的热门专业,但不容易留在美国,因为要和当地的孩子竞争。比较容易留在当地的是学数学和统计、保险精算等学科的学生。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出国留学不是目的,能留在当地找工作才是目的。那么,我们要不要为了能留在美国,让孩子申请数学、统计这类学科呢?要知道数学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单纯为了留下而让孩子申请与自己的性格、兴趣不适合的学科,对孩子本身是一种伤害。
SA
批判性思维在美国教育中重要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王悦
中国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听话教育”,要做一个乖孩子、乖学生。受这种教育的孩子长大之后较容易服从权威。因为在中国的社会,听话的学生和员工会受到老师和领导的青睐。而美国的教育,鼓励学生批判,即便是权威人物说的话,都可以辩证地看待,对他品头论足。这是美国人最喜欢干的事,也是中国学生最不擅长的。这是中国学生非常不适应的一点。中国孩子到美国之后,经常坐到教室最后两排,很少参与课堂互动,很少和老师交流。教授问他对这个问题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几乎没有。但一到考试,成绩却不错。
我认为,中国人要想在美国社会立足、获得成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很重要,有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比SAT考试得多少分重要得多。
2016年6月17日微课堂(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
主题:以自己的投行经历指导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职业规划
主讲人:朱超,曾就读于对外经贸大学和纽约大学,职业梦联合创始人兼CEO,曾就职于摩根大通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金融机构组。
SA
朱超老师是湖北武汉人,通过高考考取了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开学几个星期后,他决定赴美留学,凭借托福116分以及优异的英语单项成绩获得了一所美国文理学院的全奖。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赴美留学生活。
朱超
到美国后学校规定可以根据兴趣选课。我选择了《东亚研究和历史》这个方向。选课的时候完全是根据兴趣,但是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所学的专业过于文艺,很难和现实中找工作结合起来。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的找寻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大学第一年,我就开始找寻和投行工作相关的实习机会。首先我从金融方向开始,先从小的实习开始。通过参加实习,我的一个体会是,校友和有经验的朋友给予的帮助很重要。不仅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包括投资过程中的人脉推荐,其实是金融行业里非常看重的一种能力。之后我在投行工作中发现,真正能够跨越简历关的人都是通过推荐来的。另外,由我的个人经历得出的经验就是,所谓的职业规划并不是毕业那天才开始,而是你上大学的第一天就该思考的问题。起步较早的人,收获的结果也会较好。
文杰
投行讲究论资排辈吗?
朱超
我觉得既论也不论。因为在投行里面,年龄和对工作的把控度有关系。如果别人比你大一级或者一年,他可以指导你的工作,或者要求你做这做那。但是,投行还是一个比较看重能力的行业,最终还是你的能力决定了这件事情是否可以做好。
2016年6月3日微课堂(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
主题: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写好文书很重要
主讲人:金哲凯,美籍韩国人,从小生长在美国,毕业于美国卡拉马祖学院 (Kalamazoo College),《西雅图商务英语(Seattle Business English)》主编。母语为英语,精通汉语和西班牙语。
SA
申请美国大学奖学金是很多中国学生的梦想。请问,要想获得奖学金,在写文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金哲凯
在写文书时,少写具体的数字,要用语言代替数字。另外,要表现出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同学认为,只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才叫有影响力。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比如有一位小李同学,他在上学期间坚持去河北廊坊的一个孤儿院实习,把自己学到的经济学的知识讲授给孤儿们听。类似的案例不少,这些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所以我们认为他们是有影响力的人。像小李同学,因为他在文书中将自己的事迹写得很清楚、详细,学校决定给他约20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SA
针对中国学生,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金哲凯
用一句话概括,“越具体越好”。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国的学生一般比较谦虚,不擅于宣传自己做的事情。大家要清楚,美国的招生官在最忙的时候一天要看100多份申请,平均下来,只有2-3分钟来看一个人的文书。这就需要学生写的文书在很短的时间内要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就是把事情写具体。我们发现,中国学生的弱项之一是,对于事情的描述不是很具体。比如,如果我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杯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很多同学只说“看到一个杯子”。要求再具体一点,会说“这是一只有意思的杯子”“这是一只白色的杯子”。但如果问一个美国学生同样的问题,他会说,“这看上去像是哪一年在某一次活动中谁用过的杯子。”这就能看出差别,美国的学生习惯于把事情说得很具体、很细,这样才有意思,美国的教育也鼓励学生这样做。所以美国的招生官也喜欢看到学生在文书中多一些细节性的描述,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写得越具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