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大留学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06月05日 星期四

    在荷兰学时尚:一半冰山,一半火焰

    特约撰稿_乐水 发自阿纳姆 编辑_王泓滢 《 留学 》( 2014年06月05日)

          导语:在荷兰这样一个既务实又张扬的国家学习时尚,就如同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矛盾体,可以明确感受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一边是感性的极尽想象力之能事,一边是理性地思考市场的需求。

          提及荷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风车、郁金香、耀眼的橙色;对这个国度再了解一些的人会想到国王节、木鞋以及代尔夫特蓝瓷等等。

          提到欧洲的时尚产业和时尚教育,首先浮现的一定是法国的高级定制,意大利的高级成衣,伦敦的大胆怪诞,荷兰则往往会被忽视,就连比邻而居同属佛拉芒语区的比利时时尚重镇安特卫普也因“安特卫普六君子”的盛名而蜚声国际。事实上,荷兰的时尚产业并不是默默无闻,其时尚教育也丝毫不逊色于欧洲其他国家。

          荷兰的时尚教育历史悠久,阿姆斯特丹时尚学院和阿尔特兹艺术大学时尚专业的历史均已超过六十载。既有极其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Viktor&Rolf,Iris van Herpen,又存在着G-STAR RAW这样风靡全球的日常时尚品牌。 

          素有“时尚鬼才”之美誉的Viktor&Rolf, Lanvin设计总监Lucas Ossendrijver,以及高级定制新秀Iris van Herpen均毕业于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McGregor 产品总监Bastiaan van Lon,毕业于阿姆斯特丹时尚学院(AMFI);国内炙手可热的新锐设计师周翔宇毕业于海牙皇家美术学院。荷兰时尚教育影响力可见一斑。 

          崇尚联合国式教育氛围 

          荷兰位于西欧,南达意大利、法国等纺织时尚产业强国,西行英国,北上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东至德国,波兰等。便利的地理位置注定荷兰的时尚教育极其开放和包容。 

          从时尚院校的课程计划中就可以看到,每位学生每年至少要参加三个workshop,主题可以与时尚产业相关,也可以是任何你所感兴趣的事物,当然最终还要回归到你所研究的领域中;研究区域不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的任意地点。 

          笔者自入学开始的一年中已经参加了四个workshop,主题涉及时尚与科技手段相融合,以及慢时尚的设计法则等,参与研讨会的人员来自全球各地。荷兰的时尚教育允许多学科共同发展,尤其重视时尚与科技相结合,相信“科技不仅应该提供定位追踪这样的功能,还应该有个性化的表达”。荷兰本土先锋设计师Pauline van Dongen此前设计了一款试验型太阳能服装,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来为手机提供电能。  

          同样的,荷兰一直注重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大部分的艺术院校在录取时会有意识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让本土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时尚产业在各个国家的运作模式。笔者所在的班级里,除了来自欧盟国家的学生,还包括土耳其、韩国、泰国的同学。 

          理论是荷兰时尚业的基础 

          在荷兰学时尚,最大的感受就是“理论是一切设计的依据”。无论是本科的基础教育,还是研究生的精英教育,荷兰的时尚专业一直最为看重理论课程,在一些院校中甚至与设计课程达到了一比一的比重。 

          虽然设计风格极尽疯狂之能事,但是当你询问他们如何形成某个设计思路时,所有的荷兰设计师都会头头是道地摆出理论依据。在设计之初的调研阶段,设计师要对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进行反复研究和推敲。 

          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的研究课题是“反思快时尚现象带给现代社会的危害以及解决办法”。阅读了教授推荐的大量资料,并与其他领域其他国家的设计师交流之后,不难发现时尚产业不再是浮华的肤浅表达;而是更深层次的,以时尚为基点,探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阿姆斯特丹概念设计店Salon的主理人ManonSchaap曾说:“我认为设计不是在创造一个产品,而是在创造一个概念。设计从一个概念开始发散,如同一场旅行,而不是在思考一个最终的作品。”时尚评论Bastiaan van Schaik形容荷兰时尚“是一种视觉和思想的盛宴”。由此可见,在荷兰做时尚,不仅要把和人类相关联的所有学科研究个遍,更要注重深入探究之后将积累升华到思想或设计概念的过程。 

          既能高大上地造概念,又能接地气地玩市场 

          在荷兰人眼中,荷兰设计师们最可贵的特点是敢于打破常规,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法则,即使是再天马行空的设计,都可以游刃有余地转换成市场需求的成衣版本。这种极其看重概念的设计训练方式注定了小班教学的模式,因为每位学生的设计概念和法则各异,所以教授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思考模式和设计理念进行专一辅导—在荷兰的时尚专业,鲜能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八个人,笔者所在的班级仅有六个人,也被称之为该学校近十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届。 

          荷兰本土时尚媒体人José Teunissen这样解释荷兰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师在学校学习时看重的是设计概念而非追求美感,对于荷兰时尚设计师来说,概念才是设计的灵魂,导向市场比被市场导向重要得多。”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常常作为时尚界的后起之秀被人津津乐道,作为邻国的荷兰亦常作为对比被提起。1981年,比利时政府为了挽救日益衰落的纺织工业开始施行“纺织计划(the Textile Plan)”,将资金注入到中小型纺织厂、面料供应商,而这一政策造就了安特卫普乃至整个比利时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缔造了安特卫普皇家美院的神话。 

          1988年,受到启发的荷兰政府亦仿效比利时投资时尚界,但与之不同的是,荷兰政府直接资助设计师,由于投资方向不同,致使设计师的作品过于艺术化与实验性,真正的市场销售反应无从知晓。之后,为了削弱荷兰时尚设计以艺术为导向的格局,荷兰政府在持续对时尚设计师投资的同时,也分出一部分投资到产业链当中,力图阐释荷兰的“现代主义时尚”的同时兼顾市场需求,这也成为荷兰时尚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荷兰这样一个既务实又张扬的国家学习时尚,就如同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矛盾体,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一边是感性的极尽想象力之能事,一边是理性地思考市场的需求。也许这就是荷兰的魅力之所在吧! 

          拎客 

          José Teunissen 

          荷兰时尚媒体人,阿纳姆市的阿尔特兹艺术大学时尚研究所的时尚理论学教授,担任乌特列支中央博物馆(the CentraalMusuem in Utrecht)馆长,出版过的时尚书籍有“Global fashion local fashion”,“A Fashion Odyssey”等,是荷兰时尚产业和教育产业重要人士之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